圖為新疆首次國家級“和田玉玉雕工藝和鑒賞高級研修班”25日在烏魯木齊開班現場。
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辦的、新疆首次國家級“和田玉玉雕工藝和鑒賞高級研修班”25日在烏魯木齊開班,此次研修班是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新疆工商聯根據國家人社部關于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中的具體規劃而開班,旨在為新疆培養和田玉玉雕與鑒賞方面的中長期人才,為新疆的和田玉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據悉,和田玉在中華大地上已經傳承了7000多年,新疆是和田玉的故鄉,有“玉石之鄉”的美譽。截至目前,新疆玉雕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實力的朝氣蓬勃的產業,玉雕產品成為新疆著名的旅游紀念品,新疆也由單純的玉石原料產地發展成為玉石原料加工基地和玉石交易集散地。
新疆珠寶商會會長郭蘭香女士告訴記者,本次研修班請來了國內著名的玉雕藝術大師和鑒賞大師文少雩、錢振峰、易爽庭等,還請到了著名的美術專家康書增等來授課,讓來自新疆玉雕、鑒賞界的百余人在交流和研討中開拓視野和學識。此活動也是新疆現有和田玉玉雕工藝和鑒賞高級人才提高理論和實踐水平、充分掌握國家和新疆對和田玉文化產業政策走向的一次培訓。
在近一周的時間里,文少雩等人將主講《玉雕創作與鑒賞》、《尋找大師價值的含金量》、《玉雕藝術的傳統與創新》、《和田玉產地與原料鑒別、鑒賞》、《對玉、玉雕藝術的認識》、《美術理論、中國畫賞析》等課程。
在玉石界有著“新疆有玉無雕”、“新疆玉、揚州工”的說法。數年前,新疆玉雕工多數來自河南、安徽、福建等一些玉雕加工比較密集的地方。近年來,隨著新疆玉雕人的不斷努力,新疆玉石產業格局已悄然發生變化,以往烏魯木齊市只是一些小作坊玉雕,如今加工玉石(玉雕)的企業成排。新疆玉雕廠、新疆大師精品玉雕工作室……曾被稱為“有玉無雕”的歷史悄然改變。
據當地媒體報道稱,2011年年底,新疆又新增趙敏、劉劍剛兩位國家級玉雕大師;楊冰、孫玉花、朱麗、羅永東、姜伯東5人榮升為新疆省(區)級玉雕大師,連建偉、魏南亞等19人獲新疆玉雕工藝師稱號。至此,新疆已有8位國家級玉雕大師、28位省(區)級玉雕大師、61位新疆玉雕工藝師。
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田文表示,是次和田玉玉雕工藝與鑒賞高級研修班,匯集了內地省區的玉雕工藝與鑒賞行家,是加強玉雕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建設,推動和田玉器工藝發展的重要舉措,也為新疆玉雕人才提供了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此次研修班的舉辦,充分體現了國家人社部對玉雕工藝與鑒賞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必將推動新疆和田玉玉雕工藝發展和鑒賞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