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據亞心網報道,經多年研究的地方強制性標準《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有望今年7月份上報國家標準委員會,并起草定為國家強制性標準。
近年來,和田玉市場發展迅速,投資者取得可觀回報。然而,目前和田玉的分類一直只有文字描述,沒有實物樣品的參照,致使和田玉的分類鑑別難以統一。由于檢驗機構、經銷商和消費者對和田玉分類標準的理解和把握差異很大,經常引起質量糾紛。有些不法商人更趁勢以假亂真、以次充好,令和田玉市場聲譽受損,制約了該產業的發展。
有見及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研制小組自今年以來與新疆和合玉器有限公司合作,在全疆範圍內采集和田玉樣品,以加快完善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塊。該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珠寶玉石檢驗所所長李新嶺介紹:「和田玉目前實行的這一標準是采納傳統的觀點和行業的慣例,依據和田玉的顏色和質地,將和田玉分為八大類。這一分類并不代表和田玉品質的好壞和級別差異,只是告訴消費者這是什么種類的和田玉。」
李氏補充說,研究人員發現和田玉的主要礦物成分為透閃石,現在通過儀器便可鑑定出和田玉的真假, 因此地方標準遵循分類不分級的原則。作為地方標準,其為推薦性標準,不帶強制性,僅供消費者和商家參考。
業內人士認為,和田玉國家標準出臺後對于規範其商業行為能起到良好作用。更重要的是,國家標準可以逐漸演化成為進入國內外市場的一道門檻和把握市場的手段,也能防止貿易壁壘,促進技術合作,從而獲得最佳秩序和效益。另外,還能為和田玉的價值評估、社會監督檢驗和打假執法行動等提供技術依據,可更好地保護和田玉的聲譽,增強其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