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收藏
大師的收藏
RR :聽說你剛從德國鐘表商ErwinSattler 定制了一套大型轉表器?
Lang :是的,其外形是一張特別的寫字臺,里面安裝著數排自動上鏈裝置,并可依照指令從桌面升起。僅僅是安裝好它,就有五六個人到我的博物館來幫忙。這些龐大且工藝復雜的裝備是特別為占據重要位置而被創造出來的。喜好腕表的收藏家們知道腕表只能被佩戴者及其鄰近的人欣賞到,而利用這種大型轉表器能讓眾人共同欣賞的藏品,以便展示自己的風格。
RR :有一些藏表者以投資為目的,而對另一些人來說,他們純粹是為此著迷。這些鐘表愛好者也有一個共同點:都不喜歡在公共場合里討論此愛好。但是你確實個例外。
Lang :收藏鐘表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大多數人會愿意與道相同者相互探討和分享。而我覺得若是能讓更多的人體驗到鐘表的奇妙,便沒有太多的忌諱。我打算把自己的收藏收藏建造成一座“時間之家”,系統化地展示每一件富有靈性的計時器,對鐘表來說,這是最好的展現其價值的方式。
目前,我的大部分收藏全部都放在地窖里,大概有700 件到1000 件,確切的數字我也不太清楚。所有的腕表都具備復雜功能,如計時——這是我最著迷的鐘表復雜功能之一。實用計時功能,可以操控時間的開始和結束,記錄特殊時刻的流逝,增強那段時刻在腦海里的記憶……計時功能有太多太多讓我著迷之處,讓我欲罷不能。
RR:如何更好的珍藏這些時間瑰寶呢?
Lang :我收藏了大量的貴重腕表,這使我在安保措施方面花費了大量的資金,監控設備、安保人員和運送等等,每一個環節均不能大意。還有口風,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鐘表收藏者不愿意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收藏——擔心一旦信息泄露,藏品便被偷竊。在德國的鐘表交易大會上,鐘表愛好者和銷售代表從歐洲大陸各個地方趕來參會,每年7 次,雷打不動。與會人員大都小心翼翼,并不談論他們的收藏品——對其他不熟識的藏家,他們的口風也是很嚴實的。
我的一位朋友Christian Pfeiffer-Belli,一位鐘表作者,曾說藏家們如此小心翼翼并不是毫無道理的,“在公開場合展示藏品總是有風險,即使有人會在門口持槍把守,我們還總是聽到這樣的事情——有些收藏者一不注意,他們的收藏品就被偷了。”
RR :平日你主要展示哪些鐘表呢?
Lang :大概有60 枚腕表吧, 這是我收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藏品,整整占用了我這棟樓的三層房間。最貴重的莫過于第一款具備計時器功能的腕表了。這塊腕表是在1910 年為俄國沙皇所制造。這枚懷表出自HenryMoser 制表大師之手,而表鏈和表殼則是俄國著名的珠寶設計師Fabergé所打造。
RR :在收購鐘表的過程中,是否有令你后悔的事情?
Lang :當一個收藏者拿到好的腕表時候,他便會感覺無限的滿足,若是價格還很實惠,那一定是人生一大幸事。和所有的鐘表藏表者一樣,我有過好運,也有過厄運。我曾經以低廉的價格賣掉過一枚好萊塢演員SteveMcQueen 的腕表。現如今,這塊腕表應該價值連城,可除此以外,我對自己的收藏品還都是比較滿意的。
若說我的下一枚腕表,還真想不出有什么特別想買的鐘表了。肯定在世外桃源有那么一塊,但是我現在還不知道它是什么,在哪兒,而我目標很明確——找到它。下定決定要收藏鐘表不是一件易事,更何況我還得同時維護手頭上近千枚鐘表,這是一件非常消耗時間和精力的事情,也充滿了樂趣。
RR :對《羅博報告》的讀者,請給些選購鐘表的建議吧。
Lang :有為數不少的鐘表愛好者認為鐘表也是一項不錯的投資,可憑我多年的經驗而言,我都不能肯定哪一枚腕表將來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只是有些常規經驗可以供借鑒,購買那些從未被佩戴過的腕表,或者是被保護得非常完美的腕表。在購買之前,你一定要看仔細,最好能親自看到它是如何運行的,最好也能弄明白其機械運作原理。探索運作的奧秘對我而言是妙趣無窮,所以我無時無刻不把這枚寸鏡戴在頭上,隨時準備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