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之家:您說將面對社會各個階層,是不是意味著普通老百姓也能來購買?
侯亞軍:實際上,大部分珠寶交易中心批發零售都在做,比如一個翡翠鐲子,一件幾百萬,一千萬,雖然只是銷售一件,但也可以帶來很大收益。我們只是把零售這個理念提到臺面上來,并配套相關的服務和設施。
我的一個概念是,既然深圳是中國的珠寶之都,至少要讓深圳市民體驗到珠寶的文化和魅力。我們營造出一個優良的珠寶文化氛圍,不僅老百姓可以來購買,也可以來這里休閑參觀。
珠寶之家:你認為實現這些功能的轉化,除了珠寶交易中心本身的硬件條件外,還需要哪些因素?
侯亞軍:除了硬件基礎之外還需要三個條件。首先是文化支撐珠寶行業發展必須依靠文化和藝術。其次是政府的支持,在全國范圍內,我認為深圳對珠寶產業的支持力度是最大的。
最后一個我認為很關鍵,就是筑巢引鳳,深圳的珠寶產業要升級,珠寶交易中心要轉型,這需要珠寶界的有志之士一起來努力,分享傳播先進的理念,將之實現。
藝嘉國際內部效果圖
第二話 文化
政府提倡發展文化產業,企業也在提倡發展企業文化。其實,在珠寶的屬性中文化有著尤其重要的意義,珠寶行業的產業升級某一程度上可以說就是品牌文化的塑造以及品牌價值的提升。
珠寶之家:您剛才說到的文化,能具體談一下珠寶產業的文化及文化功能這部分嗎?
侯亞軍:珠寶的一個很大的元素是文化、藝術,這正是我們目前的一個短板。舉例卡地亞,他們東西很簡單,為什么賣那么貴?就因為他的品牌價值,文化藝術附加值。珠寶產業發展是時代的象征。之前國家窮,老百姓也窮,經濟基礎變了,社會文化環境也變了,在珠寶里面必須表現出來。
事實上,現在很多珠寶行業是依靠貿易以及資源優勢而發展的。比如,翡翠是中國珠寶領域里面很大的一個份額,也有很多翡翠中心因能夠掌握好的翡翠玉石資源,進行原料加工,最后成為匯集全國各地買家賣家的的中心。但是沒有想到隱藏在繁榮背后的管理、價格等方面的缺陷。如果是一個產業制度健全的環境,是不會允許有這樣的資源價格優勢的,當價格沒有優勢,那么則優勢全無,落后他人。或者只是堅守在一個地方,不去接收新的文化,注定要沒落。
唐宋時期,佩戴玉器是一個身份的象征。可是現在誰會帶一個玉帶在身上呢。所以應該生產出與時俱進的東西,比如結婚,婚戒鑲嵌一個翡翠,也很便宜漂亮,但是現在是官老爺,佛之類往常的款式,缺乏時代的概念。
珠寶之家:具體的這些文化屬性,您會在藝嘉國際上通過怎樣的形式表現出來?
侯亞軍:交易中心全方位營造和構建珠寶文化,一是興辦了1200平方米的珠寶會所,集鑒賞、交流、學習、交易、傳承為一體,充分滿足高端客戶的需求;二是交易中心裙樓四層,每層按珠寶類別不同,通過櫥窗、圖片、實物等形式展示,形成每一珠寶類別的文化,例如:翡翠、黃金、和田玉、鉆石文化,逐步達到珠寶博物館之業態;三是交易中心廣場外圍墻布局“深圳珠寶產業發展史”長廊;四是全年各種珠寶文化盛會并使活動常規化、制度化,不能等租戶催著我們做營銷、打廣告,而要成為我們日常必須做的工作。
我們這樣做,就將文化產業引入到交易中心,使之成為深圳珠寶產業文化基地以及深圳面向全球的旅游基地,吸引全市、全國、全球的人都涌向藝嘉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入駐的珠寶商何愁生意難做?何懼發展沒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