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鉆石既是世界上最珍貴的,也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它有著至少40億年的歷史,幾乎與地球同壽。其化學成分主要是碳,在極高的溫度下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幾乎不產生灰燼。正因為這種美麗和純凈、既堅硬又無形的特性,賦予了鉆石無比神秘的色彩。
據記載,3000年前,在古印度的克里希納河谷發現了第一顆鉆石,人們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并將其視為具有驅邪的法力。因此,在梵文中,鉆石一詞即為雷電 之意,借以表達鉆石由閃電而生的信仰。古希臘人相信鉆石是隕落到地球上的星星碎片,甚至有人認為鉆石是天神滴落的眼淚,或是由天水或天露凝結而成。在古代 傳說中,鉆石一度被認為能夠避除邪魔,有人還認為吞下鉆石粉能夠排除體內毒素和防止瘋狂。
中世紀時期,西方人認為鉆石是不可戰勝的象征,代表著勇氣與陽剛之氣,只有皇室貴族才有資格佩戴鉆石。直至15世紀,在婚禮上求婚者向少女贈送鉆石婚戒成 為締結婚約的一種儀式,由此,傳統的戒指配以鉆石成為了一種西方的婚約文化。當時的鉆戒皆以鉆石的天然結晶體鑲制,也就是未經精密切割過的鉆石毛坯,遠不 如今天經過精雕細琢的鉆石那樣閃耀。
在16世紀,鉆石的磨光和切割才逐漸廣泛地運用,它也開始成為皇室訂情及婚禮儀式中不可或缺的信物。1919年,托科夫斯基根據鉆石的光學特性設計的切割 形式被看作是現代鉆石切割的基礎,方形、馬眼形、橢圓形、三角形、梯形等各種形狀的鉆石相繼出現。1953年,鉆石的4C標準發布,質量、凈度、成色、切 工等成為鉆石等級的評判標準,并指導著人們的消費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