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開的蘇富比珠寶拍賣會上,各類彩色寶石繼續受到一致追捧,俗稱蛋白石的歐泊石正是其中之一。一枚乳白色澤、粉紫變彩的歐泊戒指以12萬港元起拍、35萬港元成交;紅色串聯歐泊項鏈,成交價格居然超過百萬港元。多數歐泊以變彩現象著稱,但是收藏價值最大的火、黑歐泊卻沒有變彩的特點。初學者收藏彩寶,細節不可忽視。
廣州市場上,2011年后,歐泊的銷售數量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不僅出現在荔灣的批發市場,天河城附近的珠寶零售商家也時有銷售。而其價格則較往年呈現出快速上漲的態勢,目前,一塊6mm×9mm面積的歐泊,零售價格一般在1萬~2萬元,與廣州市場上出現的藍寶石基本處在一個價位。
據廣地珠寶的項賢彪介紹,從近10年的珠寶市場來看,歐泊屬于價格快速增長的類型,但不屬于暴漲類型,其中因為升值因素較多,而炒作因素較少,價格方面屬于“健康”發展的品種。
10年平均下來,歐泊升值的幅度大概在10倍上下,2001年前后售價30萬元的50克拉歐泊原料石,而今的賣價大約在150萬元。
升價幅度大概與中檔翡翠、紅藍寶石齊平,而不如和田玉、頂級翡翠與壽山石,更不如黃龍玉、田黃石、雞血石等被過度炒賣的寶玉石品種。
為此,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歐泊屬于健康成長、可以逢低買入的珠寶。
鑒別
內地藏家以為歐泊變色越多就越名貴。而廣東金銀首飾商會的梁展雄會長介紹說,衡量歐泊的指標有4個:大小、顏色、變彩、硬度。
在4個因素中,顏色因素對于歐泊價值的影響最大。火焰顏色的火歐泊價值最高,其次是黑歐泊,其余白色、乳白色、藍色歐泊的價格相差不遠。火歐泊、黑歐泊屬于歐泊中的高檔產品,均沒有明顯變彩現象,珍貴之處在于稀缺與平整度較高,因此,歐泊并非變色越多,價格就越高。顏色變化越有規律、流光溢彩的程度越高,歐泊就越值錢。
而硬度越高的歐泊,價值也越高,因為歐泊的構成主要是二氧化硅,容易塌陷,硬度越高的歐泊越不容易塌陷,瑕疵也越少。
歐泊造假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合成品,一種是拼接品。廣地珠寶的項賢彪認為,所有合成品的變彩現象是“死光”,不能流動;而真正歐泊的變彩現象是流光溢彩的,在太陽光下轉動寶石,其彩色光暈是隨著太陽光流動的。而對于拼接品,就是用薄薄一層歐泊嫁接到普通石頭上去,鑒別時最好使用放大鏡,可以在石頭表面四周看到拼接縫隙。
什么是歐泊?
二氧化硅合成物構成的無定形非晶狀寶石,白色系歐泊俗稱蛋白石,歷史悠久,2000多年前的古羅馬時代就已在宮廷流行,傳入中國是在明清兩朝,為皇室專用品。目前95%的歐泊礦在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