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首次見到天價珍寶
王穎軍四十多歲,和許多喜歡和田玉的男士一樣,沉穩、有耐心。此前,他一直在五星級酒店做銷售,1984年,改革開放不久,在酒店工作的他開始接觸到藝術品。“見到那些東西之后才明白,我們原來的生活是那么單調。”王穎軍回憶,當時他所接觸的藝術品不僅包括和田玉,還有象牙、木雕、瓷器等等。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在眾多藝術精品中,王穎軍獨獨愛上了和田玉。
他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我由于工作關系和國內幾大玉雕廠都有合作,曾在著名的揚州玉雕廠見到一件大師雕件,當時就值兩三百萬。”王穎軍坦言,當時非常震驚,“那么大一件山仔料,非常漂亮,要知道當時兩三萬的東西就很好了,何況是幾百萬的。”
見過好的,就不愿意收差的了。王穎軍一直堅持“寧收一件十萬的,不收十件一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