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B組得獎者也是畢業自南洋藝術學院珠寶設計系的Anya Almira(21歲),她所設計的戒指上,宛如有一只蜻蜓停佇,讓一雙纖細玉手更迷人。
Anya Almira得獎之作:戴上這枚戒指,宛如手指上停了一只蜻蜓。
在66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新加坡的參賽者中,52歲的陳惠卿可說是大器晚成。原本從事水果批發生意的她,去年7月才開始到首飾設計與管理國際學院(Jewellery Design &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School)學珠寶設計,這次初試啼聲,就獲得了贊助商安昌珠寶獎,實力不俗。
陳惠卿向來對珠寶設計深感興趣,她的作品也具實用性,項鏈可拆換成手鏈,縞瑪瑙(onyx)的項鏈墜也可分開。她說:“項鏈設計由多個圓圈組成,像水中的泡泡。”
值得一提的是,贊助商安昌珠寶將制造及售賣A組和B組的得獎作品,若在指定時間成功售出的話,設計師將可獲10%的分賬。
定制首飾將普及
現代的珠寶設計講究的不只是美感和材料的使用,很多人都希望擁有獨一無二的首飾。在這點上,人們可借助科技,讓消費者也能參與設計師的工作,設計出屬于自己的首飾。其實,新加坡珠寶設計獎也鼓勵參賽者使用電腦輔助設計進行創作。
首飾設計與管理國際學院董事長Alexander Zupancich說:“珠寶設計也講究準確度,戴了才會舒服,我們可用電腦軟件來設計和計算出首飾的厚度、寬度,選擇不同的質材等。”
這款男裝戒指,以大自然為設計靈感,綠色寶石和黃金相間。
他透露,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消費者喜歡定制首飾,這股個人化首飾潮流雖在亞洲尚未流行,但他相信隨著電腦輔助設計的普及化,定制首飾將流行起來。
他舉例,美國一些首飾店設有這類珠寶設計軟件,顧客可直接與設計師討論,從珠寶、金屬的選擇到鉆石的大小,顧客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之后,設計師可將設計交給工匠去打造首飾,沒一會兒功夫就可完成定制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