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歷史的千年傳承
時尚大師Armani 說“中國是一個充滿了驚人魔力的地方,她超越了我們最瘋狂的夢境。”就在我們仰望西方珠寶的華美璀璨之時,殊不知西方珠寶商的目光早已投向了大洋對面的神秘國度——中國,這里的淵遠文化、這里的人文傳奇、這里的神秘圖騰、這里的傳統工藝...... 都被渡上了美妙的傳奇色彩,在東升太陽的曼妙光線下格外奪目耀眼。
當地球還處于一片荒蠻,8000 年前的興隆洼文化就早已開始制作用于裝飾的軟玉耳環,更開始了以玉文化為代表的中國珠寶的漫長之旅。從此,承載著華夏5000 年文明的中國珠寶開始在這個星球上演繹專屬的舞蹈,撫弄的水袖間盡是玉色浸染的千年風情。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千古帝王,玉器永遠都是中國珠寶歷史亙古不變的主題。與此同時,精湛純熟,巧奪天工的玉器加工工藝也成為了宏大的玉文化最佳的載體。
直至今日,很多西方人還不能理解,為什么一塊普通的綠色石頭,價值竟然能超過他們耀眼的紅寶石和藍寶石。然而,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孔教精神中的核心思想“中庸”或許是最好的答案。永遠不璀璨奪目,但是卻寓意深遠,帶著象征希望順利的低調色彩默默許愿,并且用世代傳承的方式讓這種愿望延著生命和血液隨著時間流淌。
放下玉石的碧色傾城繼續審視,就會發現我們的民族充滿了熱愛生命的堅持——一條金屬,一塊頑石,都能在能工巧匠手下幻化成極富生命力的絕美珠寶。早在2000 年前的漢代,就已然出現了即使在今日也讓人瞠目結舌的神奇工藝——花絲鑲嵌,一件精美的花絲鑲嵌珠寶足以讓六爪鑲嵌鉆戒黯然失色。難怪意大利著名文藝評論家Cesare Brandi 會說:中國不是月亮,可是總是遠在天邊。
東方風韻的當代摩登夸張和隱含
大氣與精巧。華麗和質樸。雄渾和纖細。洋洋灑灑一部中國珠寶史永遠都不能以一個簡單的詞匯來代替,似乎永遠都充滿著包羅萬象的寬容和深情。這是一個超越了所有想象力的神奇國度,更是一片汲取了深厚文化養料的寬闊土壤。
黑白分明的陰陽相合,龍鳳呈祥的吉祥如意,牡丹玫瑰的富貴長久,以及饕餮紋路的尊貴大氣。一切中國元素都被西方設計師信手拈來,成就了一件件偉大的珠寶作品。
而就在西方社會用興奮的神情打量中國風格的摩登力量之時,一股強烈的懷舊之情讓每個中國人開始認真審視本土珠寶的成長歷程。當歷史的書本被一頁頁翻開,上海老鳳祥、沈陽萃華、南京寶慶、浙江越王等一系列百年老字號的牌匾漸漸被拂去塵土,成為了中華珠寶歷史上歷久彌新的奇葩。至今,這些名字代表的仍然不僅僅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更是珠寶工藝史上永遠都無法攀登的高峰。
新世紀的到來早已為中國力量的登場搭建好了一個世界級的舞臺。一系列民族品牌開始崛起,不僅僅在國內市場上大獲全勝,更加獲得了享譽國際的盛譽。周大福、昭儀翠屋、菜百、阮仕珍珠...... 這些名字已經帶著中國同行的希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們代表的不僅是高超的設計水平和工藝技術,更是國際化的管理模式、營銷策略和經營理念的集合,以及超越國界的宏大胸懷和長遠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