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楊渂工作照
圖為楊渂設計的耳環
在殘疾人這個群體中,同樣存在著一些具有海外學習、工作經歷的優秀海歸人才。他們有著豐富的閱歷、開闊的眼光和專業的技能。憑借著這些優勢,他們自信地投身于各自的事業中,并通過個人辛勤、不懈地奮斗,取得了常人都難以取得的成績,為社會創造了不可忽視的價值。
車禍人生的轉折點
2000年,19歲的湖北十堰姑娘楊渂選擇了赴法國留學的道路。留學期間,楊渂發現家鄉十堰出產的綠松石在法國很受歡迎,于是她便開始利用課余時間做起出售綠松石的小買賣。
2004年,巴黎ELSCA商學院畢業的楊渂,出于對珠寶行業的熱愛,進入巴黎珠寶設計學院學習,并于2006年獲得了珠寶設計和鑒定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后,楊渂繼續留法學習,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那時的楊渂陽光爽朗,對未來充滿無限向往。
然而,發生在2007年回國探親路上的車禍成為楊渂人生的轉折點。車禍致使楊渂脊椎受傷,此后她再也沒能站起來。
醫生的不斷鼓勵和家人堅定的支持,使楊渂慢慢從車禍的陰霾中走出來。“我不能再繼續絕望下去。雖然以后我離不開輪椅了,但我認為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養活自己并不難。我一樣可以活得很好。”楊渂下定決心要重新“站”起來。
創業新生活的開始
2010年元旦,楊渂在十堰開了一家店。一樓經營家居飾品,二樓則經營珠寶。整個店鋪的裝潢都是由楊渂自己設計的。因為她行動不便,所以在店內還專門設計了一部升降機,這是她上下樓的專用通道。
談到創業時的艱辛,楊渂說:“開店初期,我不敢多花一分錢,每天省吃儉用,那是我平生過得最難忘的日子。正是苦過才知道努力,那時我堅信‘我一定會成功!
由于對珠寶行業的熟悉和對原材料的了解,楊渂經營起小店來很順手。小店生意也漸漸有了起色,紅火起來。“店內所有珠寶都是我自己設計的,原材料也都是我自己采購回來的。我要確保自己的商品獨一無二,貨真價實。”楊渂一心想做好針對平民市場的珠寶。
在談到殘疾人士創業這一問題時,楊渂說:“我是一個好強的人。雖然我身體殘疾,我還是希望別人把我當做一個正常的人。一個殘疾人創業的開始很難,幸好,我是有基礎的。”
未來再奮斗的目標
楊渂發現,家鄉十堰是個旅游城市,但各種旅游產品并不多。因此,她打算接下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把十堰的銀、綠松石等結合起來,開發十堰旅游產品,展示當地的武當文化和道家文化。楊渂表示,等到旅游產品可以批量生產的時候,她會招收一些殘疾人,教給他們手藝,讓他們在勞動中感受快樂。
為了實現這個設想,楊渂東奔西走,做翻譯,賺外快。“男朋友每天把我從南拖到北,再從北拖到南。那么多的樓梯臺階,男朋友背著我一級一級地爬上去。”講到這里,楊渂的眼角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