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年“袁大頭” 資料圖片
中東政局不穩,讓本來虎虎生風的金銀價格再現狂飆。昨天,紐約金價攀上1400美元/盎司的大關,期銀價格上漲57美分,報收于每盎司32.86美元,觸及31年來新高。
去年8月以來,白銀價格一路猛漲,以“袁大頭”為代表的老銀元也沒有歇著,在去年一路飆漲到七八百元一枚之后,今年又鉚足了勁,直逼1000元的高位。
品相好 “袁大頭”能賣上千元
“春節后回了一點,但最近又沖上去了。”說起“袁大頭”的行情,廈門市青年錢幣學會會長王清林了如指掌。
導報記者了解到,普通“袁大頭”(民國三年、九年、十年),目前的市場價位在700元左右,如果是品相優者,完全可以叫價到1000元。而民國八年的則相對高一些,價格在800元-1200元之間。
據介紹,去年年初的時候,普通“袁大頭”的市價還不超過300元,隨后一路飆高,在去年年底已經沖高到了700元以上的價位。不過,春節過后,“袁大頭”稍微歇息了一會,價格一度回落到了600多元。
“肯定還會上漲,沖到1000元以上不過是眨眼的工夫。”夏商周古玩商白建群判斷。在他看來,白銀價格的飆升、通脹的壓力、購房被打壓后資金尋找出路,均是作為大眾收藏品———“袁大頭”漲價的動力。
據了解,去年8月中旬,每克銀價還不超過4元人民幣,而今年2月21日,銀價已漲至每克7.05元,半年漲幅超過70%,幾乎為黃金同期漲幅的三倍。
贗品多 新手莫輕易買入
雖然說“袁大頭”形勢一片大好,但市場上充斥著的“贗品”很讓頭疼,即使是行家也不敢輕易下手。
“七八年沒失手了,去年一不小心就走眼了兩次。”對于贗品的防不勝防,浸淫古玩多年的白建群大方地在導報記者面前自我“揭短”。
而東鍍古玩城錢幣商白江藝則干脆退出了“袁大頭”等老銀幣的經營,而是專心做起了紙幣的生意。“老銀元不像紙幣,沒有編號,辨別真假是一回事,還很容易和顧客發生扯皮。”白江藝有些無奈地告訴導報記者。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的“袁大頭”贗品,大部分都是真銀高仿品,相同的重量,相同的成色,模具也極其逼真。“如果要評分,打95分完全沒問題。”一業者有點佩服地點評著。
“可以說,現在市面上99%以上都是類似的贗品。”業內人士提醒說,如今碰上真品老銀元的機會微乎其微,一般新手還真是不要輕易買入。
名詞解釋
袁大頭: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凱在全國“統一幣制”,民國三年 (1914年)起,大量收購舊幣,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幣,逐漸取代了“大清銀幣”等銀幣,這便是我國歷史上發行量最大、流通最廣、存世量最多的10余種“袁大頭”機制銀幣(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十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