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表簡史
發明世界第一塊計時表的是王室御用的鐘表師Nicolas M. Rieussec。
1821年,在巴黎賽馬場舉行的比賽中,Rieussec第一次發表了裝載全新技能的手表。它具有旋轉盤,按下暫停按鈕可以讓裝載指針上的墨水滴落在盤上,來記錄經過的時間。將拉丁語中表示“時間的” Chrono和表示“繪畫”含義的Graph來命名全新的機構,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1831年,第一只能夠任意啟動和停止而不把機芯弄停的計時懷表誕生。但是這個表有個小小的遺憾,似乎要挑戰使用者的耐心——必須等秒針轉到零位啟動才便于計算時間。
1844年,制表師阿朵夫-尼克爾給計時秒輪上設計了一個心形凸輪可以讓秒針、分針、時針迅速歸零。這個小玩意兒一直保持到現在的計時表上,等待秒針起點的時代成為過去。
1862年,阿朵夫-尼克爾發明了第一個能夠啟動、停止和回零的計時機構。這個發明用高級制表復雜功能定義了計時表。
1899年,真力時制造了具有追針計時和飛返計時功能的懷表。
1910年,最早的計時手表出現。從懷表到手表,經歷兩個步驟。一是要改變表殼的外形和布局,二是要縮小機芯尺寸。1910年,29毫米的計時機芯出現了。這種機芯尺寸使計時手表成為可能。
1923年,百年靈推出了單獨的計時功能按鈕,此前的按鈕均位于表冠上。
1934年,百年靈打出了一個有兩個按鈕的計時表的廣告。啟動/停止和歸零按鈕分別位于2點和4點位。這成了后來的計時表的典范布局。
1969年,真力時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自動計時機芯。這一成果為豪華運動表(具有良好防水性能)鋪平了道路。
1969年,歐米茄的專業碼表超霸被NASA選中作為宇航員手表。
自從石英沖擊之后,一時陷入沉寂的技術革新,從2000年Rolex發表了Daytona的新機芯之后,拉開了新時代的大幕。垂直偶合器、同軸積算表示、1/100秒計量等陸續登場。2009年,百年靈推出柱輪控制自動計時機芯Chronomat B01;百達翡麗推出完全自主機芯CH29.535PS并將這款機芯率先應用在該品牌的女款計時表7071上。2010年,豪雅TAG Heuer將其在1887年所取得的擺動齒輪組件的專利與精工的柱輪計時機芯專利結合,推出自制的Carrera 1887機芯。
2010年,萬寶龍發布迭變Metamorphosis,該系列把傳統的計時碼表復雜功能與日內瓦歷史悠久的機械人偶功能結合,按動表款側面按鈕,迭變表盤緩緩地打開一扇神秘的門,計時表盤進入人們的視線。這種復雜功能的轉變過程極具觀賞性和工藝性,該表代表著高級鐘表收藏的典型趣味。
外部特征的演變
計時表成形之后,外部形態為單按鈕操作即計時功能的啟動、停止和歸零按鈕均由單一按鈕完成。后來發展為雙按鈕操作,A按鈕負責啟動和停止,B按鈕負責歸零。這一形制已被鐘表業接受并且成為最主流的形制。但是一直有一種形制比這個更為簡潔也更為高貴,那就是單按鈕形制。這個單按鈕與表冠同軸,外形極為簡潔故設計上備顯高貴,往往被高端品牌所采用。
計時表的拓展功能
伴隨著小型化的進化過程,計時表的機能也有了更大的拓展。以計時表為基礎的可以測量脈搏或測量速度的計時機能;從戰斗中的發炮瞬間到聽到炮聲的時間來測量距離的測距儀功能等等。甚至還有專門為獲得航空信息專門的旋轉式計算尺、將積算時間瞬間數值化的10進制表示等。隨著不斷的進化,能夠用更高的精度來記錄時間。
計時表的命名
計時表的外文現在普遍譯為Chronograph,但是后來有人提出異議,因為畢竟計時表最開始是用墨水畫時間的,但是很快就出現了以指針形式顯示所測量的時間片段的計時表了。從這個意義上說,計時表其實應該叫做Chronoscope。2009年,計時表專家品牌瑞寶Chronoswiss就推出一個計時表,上面赫然寫著Chronoscope并且具有測速功能。
在眾多的復雜功能之中,計時(Chronograph)是眾所周知且備受喜愛的機能。
Rolex 迪通拿計時表
Daytona新機芯誕生后,垂直偶合器、同軸積算表示、1/100秒計量等技術陸續登場。
寶璣3800st計時表
自動上鏈機芯,小秒表盤,30分鐘及12小時累計器,可旋動刻度表圈,防水深度100米。
Ralph Lauren
本款表的機芯為積家制造,采用高級的柱輪結構,新添39毫米款式更為優雅。
百年靈1923計時表
計時功能按鈕,啟動、停止和歸零均由單一按鈕完成。此前的按鈕均位于表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