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城市的繁華街區,你隨處可見戴著蒂芙尼項鏈、卡地亞戒指和梵克雅寶手鏈的時尚男女。資料表明,全球排名前20的頂級珠寶品牌已經悉數登陸中國市場。未來5年,中國將成為國際頂級珠寶品牌的“主戰場”。然而,在這烽煙將至之時,絕大多數的本土高級珠寶品牌卻還猶如襁褓中的嬰兒,嗷嗷待哺。作為中國高級珠寶業的領軍人物之一,深圳高級珠寶品牌TTF總裁吳峰華先生近日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告訴記者,中國本土高級珠寶品牌要想在這場即將到來的“血戰”中突出重圍,必須找到自己的文化圖騰。
問:你所指的文化圖騰是什么?
吳峰華:現在中國的房子叫房地產,住了70年或不用70年就賣掉;而以前的房子不叫房地產,叫宅子。宅子里面有牌位,有祖宗的名字,有家族的生命和血液在里面。玉也是一樣,中國人常說玉能夠通靈,戴的時間長了就有靈性。當婆婆的會把自己的玉傳給兒媳婦,這就是傳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內容。正如一個手表品牌的廣告語所說:“你的手表不是你真正的擁有,只是為你的兒子保存而已。”珠寶實際上也是一樣的,它傳承下去的,除了原材料本身以外,還包含了家庭、社會、國家文化等等內容。這就是文化的圖騰。
問:如何才能讓中國人,特別是有能力購買高級珠寶的富豪階層,去接受你所理解的文化圖騰呢?
吳峰華:首先,我們的品牌宗旨是開啟一個偉大家族的文化傳承。中國有一句古話叫:立身、立人、立本。五千年來我們中國是家族文化的傳承。男人會有姓氏族譜,但為什么沒有女人的姓氏族譜?因為只有作為頂梁柱的男丁才能繼承家業,只有他才能開啟家族的輝煌。長輩死后,如何讓他的精神、意志、思想得到延續呢?在中國,立言的人很少,但立身的人很多。那么這些珠寶就可以作為代代相傳的信物,承載這個家族創始人的審美情趣、文化情操和藝術修養。
問:現在有很多國際一線的珠寶品牌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紛紛把中國元素融入設計理念,比如卡地亞的“中國龍”珠寶系列。這種挖掘中國文化的趨勢意味著什么?
吳峰華:這對中國珠寶品牌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畢竟這是我們自己的文化。不過,中國文化太沉厚復雜了,琴棋書畫、梅蘭竹菊,這些東西怎么傳導到設計作品里面?什么是真正的中國文化?什么是當下我們需要的真正具有國際商業價值的中國文化?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中國太傳統的東西拿到歐洲去也會碰壁,因為它沒有當代性,沒有設計價值在里面。同樣,一些中國人看來非常時尚化的設計,在西方主流社會看來也會是一個怪物。所以我們的珠寶品牌需要讓世界重新認識東方文化。
問:你認為中國本土高級珠寶品牌落后于國際品牌的最大“瓶頸”在哪里?
吳峰華:主要還是缺乏原創精神。比如,人們談到Tiffany(蒂芙尼),就會想起美國精神;談到Bulgari(寶格麗),就會想起羅馬藝術;談到Cartier(卡地亞),就會想起皇室珠寶。如果你的品牌不能和某一種精神、某一種信仰聯系起來的話,你就只能做產品。就拿玉來說,中國的玉歷史最悠久,但直到現在也沒有做出一個全球品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把原材料炒到天價,誰占有原料,誰就是老大。好的原材料不去加以設計和傳承文化,沒有高附加值,也就沒有創造國際品牌的著力點。
問:在你看來,中國的本土珠寶品牌突出重圍的勝算有多大?
吳峰華:我個人擔憂的是,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品牌有可能全軍覆沒。因為我們這些國際同行理論研究的深度和高度,以及他們的實力,遠遠地把我們甩在了后面。當然,反過來這對于我們也是一種激勵和鞭策。但是,目前中國市場的需求實在是太龐大了,當我們解決了文化自信和價值鏈體系建設的問題之后,還是有可能成就一兩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本土高級珠寶品牌。
英國是歐洲珠寶生產中心和設計制造中心,在國際珠寶界 舉足輕重,過去都是中國人爭著代理它的珠寶品牌,最近我們的一個英國客戶主動提出希望成為TTF在英國的獨家代理,這是非常少見的。去年10月30日,我們有一款融入旗袍元素的作品,被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買下來做圣誕禮物。這款作品已經在全世界賣了一萬多套了。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外國消費者可能還會堅持認為,來自中國的東西就應該是便宜的,所以要想精彩呈現中國品牌,我們就要比別人多付出十倍的努力,一定要做到讓他們驚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