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定制在深圳悄然火熱起來,目前國外品牌進入中國珠寶重地深圳開展高級定制已經開始,國內珠寶設計品牌一直也在高級珠寶定制方面努力,將會是一場新的高級市場競爭。下面是南方都市報的報道。
JewelryShoW
珠寶最奢侈其實不是光、影、造型,而是一種氣質和氣氛的融合。當這種氣質和氣氛的融合恰到好處,表達出獨一無二的強大氣場來,就是所謂的獨創性。哪怕是Tiffiny和Cartier,在中國賣的都是定量產的珠寶,但是現代奢侈品的范疇,已經從“稀有”向“獨有”進化。定制是一種新的消費準則,頂級珠寶定制悄然來到了深圳。
定制不是為了讓人羨慕,而是自我肯定的“超物質”
所有人都覺得LV貴,是頂級品牌,但是在歐洲,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店,隨便一個皮包就頂上幾十個LV.享受定制服務的人,是沒有任何炫富的成分在里面的,他關心的不是商品本身的價值,而是他的心理價值———我是不是有能力,可以買下“我想要的”。
深圳是沒有定制的傳統的。但凡定制,通常是為了某一個重大的特定場合,將一顆家族流傳下來或即將被家族流傳下去的、有特定紀念意義的名貴寶石,交由設計師重工手造。從設計到成品,起碼要花費半年以上的時間———如果你不是愛馬仕名流檔案中的一員,想擁有一個愛馬仕的定制提包,大約需要5年時間;香奈兒的門檻稍微低一點,一套定制套裝只需要240個小時,當然其中不包括數次往返歐洲試裝的時間———珠寶當然也不例外,佩戴者和設計師要反復來回地溝通,以確保這個珠寶就是專屬。深圳,即使是擁有頂級消費能力的那部分金字塔尖的人,多數等不及。
不管是定制珠寶還是定制服裝,在深圳起步都比較慢,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深圳的社交沒有“規矩”。在上海,一個弄堂里的老太太都會很講究,“儂是吃洋行飯的咧”,這就是一種“見識”。在中國,全民高消費在東北,而頂級消費都在上海,連北京和廣深都比不上,定制是同樣的道理。深圳人還沒有這種“見識”,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上流社會,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名媛,沒有花好幾百萬去定制一款珠寶卻不是為了讓人羨慕而僅僅是一種自我肯定的氣度,而所謂定制,它的本質其實恰恰是———超物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