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當鑒別者手中拿到一塊未知珠寶時,只要細心按以下鑒定步驟去觀察,便可將一些礦物的范圍縮小,最后得出一個正確的礦物名稱.
(一)透明度和顏色
為了把鑒定者心目中可能懷疑的礦物名單逐步縮小,在以上二十五種左右的礦物中,按透明度把它們分為透明度把它們分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兩大類;按顏色又分為無色、紅---粉紅色、藍----紫色、綠色、黃色、褐---橙色等幾大色別。鑒定都可根據未知礦或成品的透明度和色別,對照去查相應的鑒定表。例如,有兩種明暗不同的綠色條帶的不透明珠寶,幾乎可以肯定是孔雀石、染色瑪瑙、染色條紋大理石、綠纖礦、玻璃或塑料這幾種之一。因此,對鑒定者來說,未知珠寶的透明度和顏色是有特殊重要意義的。應當注意,在作肉眼觀察時放大鏡和聚光筆形電筒是不可少的。
(二)折光率
這是觀測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在估計被測珠寶的折光率范圍后,使可懷疑的礦物數再縮些鑒定者可以從光澤大致估計出這個礦物的折光率范圍,光澤強折光率也就越高。具有金剛光澤的珠寶,其折光率超過折光儀刻度尺的最高范圍(1.80);而具玻璃光澤者,其折光率在1.8---1.5之間。和已知折光率的珠寶比較,光澤的相同性可以很快幫助鑒定者把未知珠寶按折光率或光澤歸類。
具有蠟狀、油脂光澤的珠寶,其拋光面一般較差,絲絹光澤說明或許有很多的真狀包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