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產鉆石的國家
世界各地均有鉆石產出,已有三十多個國家擁有鉆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博茨瓦納、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鉆石產量占全世界鉆石產量的90%左右。其它產鉆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圭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加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塞拉利昂、坦桑尼亞、津巴布韋、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中國的金剛石探明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產量在20萬克拉,鉆石主要在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遼寧瓦房店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山。
對于鉆石的毛坯和寶石級鉆石所占比例來說,最好的鉆石來自于納米比亞沖積礦床中開采出來的鉆石。這些鉆石經歷的自然風化搬運到海邊,路程長達1000英里。經過這段旅程鉆石中脆弱部分都分離。在特定沉積環境中鉆石按不同粒級不同形狀一定規律分布于巖層中。該礦區寶石級鉆石英鐘最高達到97%。對切磨好的鉆石戒面,很難分辯出產自哪個國家和礦區。
任何礦區產出的鉆石都有好、中、差。拿礦區中最好的鉆石與納米比亞產出最差的鉆石比,納米比亞沖積礦床的鉆石也不一定就好。
2、 鉆石產地的變遷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鉆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鉆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里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鉆石的地方,歷史上許多著名鉆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奧爾洛夫(orloff)和大莫臥兒(great mogul)都來自印度,但目前印度的鉆石產量很小。
至1725年巴西鉆石的發現及開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為當時全球鉆石的最重要產地。
1867年以后,南非發現了沖積砂礦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巖筒使得南非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鉆石生產國,其產量長期處于世界前列,并由此開創了鉆石業的新紀元。1905年,在南非阿扎氏亞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巖巖筒—普列米爾巖筒,并在此發現最大的鉆石(庫利南鉆石)。目前,南非擁有世界上產量最大、且最現代化的維尼蒂亞鉆石礦。南非鉆石顆粒大,品質優,50%的金剛石均是可切割的,其產量雖不及澳大利亞等國,但產值一直居世界前列。
自1979年澳大利亞西部發現鉀鎂斑巖中含有金剛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亞的金剛石產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寶石級僅占其產量的5%。澳大利亞鉆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爾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蓋爾(argle)礦床儲量為5.5億克拉。
博茨瓦納盛產優質金剛石,寶石級占50%,其產值居世界首位。博茨瓦納的鉆石來自露天開采的金伯利巖,巨大的礦山有orapa巖筒(1967年)、letihakena巖筒(1977年)和jwaneng鉆礦(1982年),三個礦的總產量在1989年超過1500萬克拉。
俄羅斯的鉆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中部雅庫特地區,該區找到有一百多個含金剛石金伯利巖筒,1988年,俄羅斯在靠近歐洲附近又找到新的鉆石礦。目前,俄羅斯鉆石產量在1200萬克拉左右,一半為寶石級。多年來俄羅斯形成了獨立的鉆石開采加工銷售體系,其鉆石數量大、質量優、均勻性好,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前幾年報道加拿大北部地區發現大量金伯利巖,幾年后鉆石產量可占全世界產量的10%。
3、 世界上第一座鉆石礦
1871年7月16日,堅持向深處挖掘的庫力斯堡合伙采掘隊獲得了成功,他們在占據的幾十平方米的土地上,一直往深處挖掘,在這一天終于找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鉆石。全世界第一座鉆石礦也就誕生了。命名“庫力斯堡礦”也叫“新熱潮礦”。
4、 南非的鉆石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