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珠寶玉石已逐漸成為具有很強增值性和藝術性的大眾化商品,珠寶玉石的消費呈現出多元化特征。目前,珠寶玉石產業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行業特征明顯,向其他行業的滲透也在不斷擴大。在云南,以翡翠為代表的珠寶玉石產業,有利于拉動消費、擴大內需,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推進綠色經濟強省建設;有利于鞏固“玉出云南”的歷史地位,讓珠寶玉石產業以其特有的深厚文化內涵,服務民族文化強省建設;有利于把云南建設成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
云南發展珠寶產業的優勢
云南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毗鄰緬甸、老撾、泰國、越南等珠寶玉石產地,以及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等區位優勢,在繼承和發揚翡翠歷史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已經發展成為國內外著名的翡翠大省。云南與這些國家一起構成世界著名的珠寶玉石產地和集散地,加上云南珠寶玉石業已植根于廣闊的旅游市場,成為云南形象產品和特殊的高附加值旅游商品,“游云南,選玉購珠寶”成為游客購物的自發意識,珠寶玉石在旅游業中形成了極具潛力的消費市場。
目前,全省各類珠寶玉石企業已發展到1萬余家。以昆明為中心,包括西雙版納、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等風景旅游區的終端零售市場,同時連接瑞麗、盈江、騰沖等傳統口岸等熱點區域,以及相關產業基地等3個結構層次的市場網絡,初步形成了“一個中心、兩條黃金線路、三個熱點區域”的基本產業格局。
云南發展珠寶玉石產業不但具有優越的地緣區位和資源稟賦,而且還具有旺盛的市場需求、特殊的品牌效應、良好的產業依托和相對完善的地方法規等方面的優勢。珠寶玉石產業是當今世界發展較快的朝陽產業,它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拉動消費擴大內需,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還有利于鞏固“玉出云南”的歷史地位。
昆明成為翡翠貿易的集散中心
昆明是一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薈萃之地。“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使昆明成為中華傳統文化向外傳播的重要窗口和中華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的重要渠道和門戶。在長期的吞吐吸納過程中,昆明形成了兼收并蓄、海納百川的城市文化特征,成為中國翡翠的重要通道和商賈云集之地,同時也是業界公認的翡翠營銷、加工、貿易、科研、鑒定、教育、文化傳播中心。
具有“自古好玉出云南”的歷史和改革開放30多年的現實消費理念,翡翠這一玉中之王不斷得到海內外的一致認可。在構成上,昆明占據約70%的市場份額。在昆明3000多家珠寶企業中,既有各種檔次的翡翠銷售商場和以翡翠為主營飾品的名牌珠寶企業,也薈萃了國際和國內一線珠寶名牌。
在全國的珠寶市場中,云南尤其是昆明的珠寶市場在銷售總額、誠信經營、行業規范、質量保障等方面名列前茅,昆明已經是全省乃至我國西部的珠寶集散中心。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富強昆明、活力昆明、文化昆明、生態昆明、和諧昆明”,把“文化”放置于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樞紐位置。建設“文化昆明”的方案已經開題,為包括玉文化在內的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政策方面,省政府即將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昆明的珠寶尤其是翡翠產業可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昆明珠寶產業人才匯聚,產業鏈已經成型
改革開放以后,第一個翡翠市場從昆明鋪開,翡翠產業在昆明迎來新生,特別是近十來年,昆明培育出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珠寶玉石研究、開發、鑒賞、營銷高級人才和技藝精湛的雕琢藝人。一個以昆明為中心,以德宏和保山為基礎的“翡翠產業鏈”已經形成,正在推動著云南珠寶產業快速發展。
90%匯集在昆明的優質珠寶教育資源涵蓋了研究生、本科、專科、中專、職業高中和珠寶從業職業教育培訓,翡翠當之無愧地成為具有先天優勢的昆明珠寶教育品種。
云南是全國首先獨立建立珠寶質檢機構的省份。云南省珠寶質檢研究院等珠寶玉石研究機構通過長期不懈的研究,2002年制定出我國第一部《翡翠分級標準》,2009年又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部能夠應用于生產、加工和消費指導實踐的《翡翠飾品質量等級評價》地方標準,結束了翡翠飾品消費“霧里看花”的歷史。
如今的昆明,被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旅游者、消費者稱為“翡翠之都”、“珠寶天堂”。集設計、生產、加工、批發、零售、旅游購物、文化產業基地建設為一體的翡翠產業化平臺——昆明玉器城,已經開工建設;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內,集翡翠毛料交易、設計加工、批發零售和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產業化平臺——云南紫云青鳥國際珠寶加工貿易基地已經奠基;一些招商引資項目也在緊鑼密鼓的洽談之中。
昆明加快發展珠寶玉石產業,不僅有利于昆明的發展,還關系到我省打造珠寶玉石大省和強省的戰略。加快昆明珠寶產業的發展需要翡翠的引領和開道,把昆明打造成“世界翡翠之都”,有助于昆明珠寶玉石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云南珠寶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大的市場。
把昆明打造成為翡翠之都的對策
珠寶業界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打造珠寶大省、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為中心,依托現有產業優勢,完善市場配套服務,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產品創新,打造千億元珠寶產業集群,推動云南珠寶產業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遵照“質量興省”戰略、“標準化戰略”有關政策規定,以品牌建設為中心,以名牌帶動行業發展,實現昆明乃至云南珠寶玉石產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引導、推動更多的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創造更多的珠寶行業的“昆明名牌”、“云南名牌”、“中國名牌”乃至世界名牌。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珠寶產業發展,決心將珠寶產業作為一個重要產業來研究和發展,擬用5到10年時間,將珠寶玉石業打造成以生產、加工、銷售為主,年產值超過千億元的產業這樣一個背景之下,昆明的珠寶產業必將迎來新的輝煌。
昆明在翡翠的歷史、文化、資源等方面有著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優勢,翡翠業已成為昆明珠寶乃至批發零售貿易業里的一個重要支柱。在全國經濟迅速發展,云南大力支持翡翠產業做大做強的背景下,昆明要尋求差異化發展道路,聯合全省、全國以及南亞、東南亞珠寶產業的力量,依托瑞麗、騰沖以及緬甸的地緣優勢,通過多渠道網絡聯通世界全球華人,把昆明打造成翡翠生產、加工、貿易的翡翠之都。
昆明發展珠寶玉石產業尤其是翡翠產業,不但具有旺盛的市場需求、特殊的品牌效應、優秀的質檢力量、良好的產業依托和相對完善的地方法規等方面的優勢,而且具備優越的地緣區位、文化傳承和資源稟賦。優越的區位優勢,大手筆的產業化投資,深厚的基礎研究,細致的人才培養,嚴格的市場與品質控制相接合,為昆明翡翠和珠寶的可持續發展構筑了堅實的后盾。
面對機遇,昆明應當認真研究,不斷加快珠寶玉石產業化進程,將翡翠等珠寶玉石資源、地緣和文化等優勢轉化為行業的經濟優勢,強化昆明城市的核心競爭優勢。以昆明為龍頭,以德宏和保山為基礎的“翡翠三角”,以大理、麗江、香格里拉和玉溪、普洱、西雙版納為兩翼的“翡翠鳥”形態已經形成,這一區域性翡翠市場,有望成為世界翡翠產業發展的新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