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
40億游資爆炒翡翠
昨日,濟南丹彤翡翠珠寶公司總經理劉瀅向筆者透露,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的緬甸仰光翡翠公盤價格翻了一倍多,漲幅創造了緬甸翡翠的歷史。據了解,緬甸翡翠公盤是翡翠毛料交易的盛事,是指賣方把準備交易的物品在市場上進行公示,讓業內人士或市場根據物品的質料,評議出市場上公認的最低交易價格,再由買家在該價格的基礎上競買。
“除了價格飆升,6月底剛剛結束的緬甸仰光翡翠公盤還出現了一個重要變化,參會的中國商人數量暴增,由往年的5000人左右一下增加到了2萬人,增加了三倍。”劉瀅告訴筆者,新增的投資者多是炒房者、炒股者和山西煤老板,據他估計:“不計算百八十萬元的小股資金,新增加的大股游資至少達到了40億元,這是史無前例的。”
據了解,從今年五一開始,國內樓市形勢急轉直下,炒作房價的風險越來越大;同期股市表現也非常糟糕,上半年上證指數從3289點跌至2398點,縮水比例超過27%;另外,基本退出煤炭行業的山西煤老板,雖握有海量資金但又面臨轉型之難,據業內人士估計,山西各地“煤老板”手中大約有3000億元的資金。劉瀅稱,作為投資品,玉石的優勢顯而易見。和房產相比,翡翠能很容易地攜帶和變現;與古董、書畫等其他藝術品相比,翡翠更容易鑒別,藏品的關鍵點不外乎原料的品質和加工時的雕工,品質用儀器鑒定非常便利。
山東魯金珠寶行董事長王旭光也向筆者表示,現在貨幣購買力下降非常快,玉石投資正成為投資者保值升值的重要渠道,“把錢存銀行是貶值的,而炒房子風險也在增大,買黃金吧,金價又跌的厲害,‘黃金有價,玉無價’,玉石不可再生的特點使其頗具投資收藏價值。”
商家陷入惜售兩難
“現在的翡翠價格是一天一個價,大家都忙著囤貨,賣的好了反倒賠錢。”劉瀅給筆者舉了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今年年初,他從緬甸進了一批翡翠鐲子,進價每只1萬元左右,因為價格漲得快,他按照1.5萬元的高價在店里出售,利潤為1/3。到5月底,這批鐲子售完后,他再次到緬甸進貨時,驚奇的發現,同樣成色的鐲子在當地的進價已經接近2萬元,“拿著1.5萬元根本進不了貨,賣出就等于賠錢。”
“許多貨主都在捂料惜售。”劉瀅表示,不僅價格飆升,從原料商到經銷商都開始對高檔翡翠原料、成品采取捂料囤貨的措施,“但捂著不賣也扛不住,因為高檔翡翠都價值不菲,囤積的多了所需要的資金量也越大,資金周轉不動,風險也很大。賣也不是,不賣也不行。”筆者在店里看到,一個普通的翡翠展臺,按照里面各個翡翠的標價相加,總額竟然超過50萬元。劉瀅告訴筆者,現在進入珠寶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了,十年前,幾十萬元就能經營起一個不錯的玉石店,而如今沒有幾百萬元投入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