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可以通過這些有魔力的石頭來表達,只可惜不能將每一個觸動心靈的瞬間都呈現出來,很多故事就那樣積累著,在胸中躍躍欲試。
——題記
伍秀映,仙路彩寶專職設計師。身為80后,她卻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彩寶設計的女設計師之一,8年的仙路彩寶從業經歷,迄今有上萬件彩色珠寶出自她的設計;她是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傳統女子,深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身為女兒、妻子、和孩子的母親,這個幾年前被國內媒體稱為“國內珠寶設計新秀”的女設計師,經過8年的歷練與成長,究竟在怎樣揮灑她的珠寶人生?
一、對色彩的迷戀將她引入珠寶設計之路
伍秀映的童年在粵西的一個美麗小鎮度過,那里留下了她對童年最美好的記憶。按照她的話說,“那是一個完全沒有被工業污染的世外桃源”。在那里,她接觸到了大自然最燦爛、最真實、最活潑的色彩,雨后的彩虹、花園里的花朵、鮮艷的漿果都曾引起了她無限的遐想。她常把鳳仙花紅色的花汁涂在指甲上,她會用植物和花朵新鮮的汁水在紙上畫畫,她把五彩的花朵編成花環戴在頭上。也是在那里,還是6歲小女孩的伍秀映初次展露了珠寶設計的稟賦。有一次,她把和小朋友一起采回的五顏六色大大小小的野果用線串成了一條項鏈,并煞有介事地搭配了一對紅色的漿果耳環,就在似懂非懂之間,這些最鮮活的自然色彩開啟了她珠寶設計的志趣。
伍秀映說:“如果說以前對色彩的運用是一種天馬行空的隨性,那么現在,隨著對社會文化理解的日益加深,隨著流行趨勢的日益國際化,對于色彩的運用更趨藝術性。”如今她花大量時間去研究梵高、蒙德里安等繪畫大師對色彩的運用,去滇藏川等地區追尋少數民族色彩搭配的來源,去西曼老師的書中學習色彩運用的體會。她說:“色彩真的是一門太大的學問,珠寶設計如果不講究色彩的搭配,那么再好的款式也只能有形無神。”
二、用珠寶說故事
或許是童年的環境在伍秀映的腦海中沉淀了太多迷人而浪漫的成長經驗,大自然的花草蟲鳥常常成為伍秀映的設計元素。紫晶、托帕石、碧璽、石榴石、黃晶通過如魔法般的組合,充滿了自然的純真情感與趣味。
伍秀映說:“彩寶設計與鉆石首飾設計最不一樣的地方在于,鉆石永遠只說一個關于‘永恒’的故事,而彩色珠寶因為顏色多樣、自身意義豐富,可以講很多不同的故事。”創作于2005年的“流星花園”套鏈,設計靈感來源于童年對于夏日雨后花園的花朵沾滿水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記憶,充滿了音樂般的起伏,美麗斑斕的顏色鋪陳開來,仿佛真的讓我們看到了花朵的嬌羞和露珠的俏皮,令人感嘆逼真與唯美。
說到靈感來源,除了大自然里給她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設計靈感,“一部電影,一篇童話、一個傳說、一幅畫、一篇散文都可能是我的設計源泉。”“荷塘月色”的設計靈感就是來源于朱自清的那篇同名散文,她并沒有只是賞析了朱自清的文章就作就即刻動手設計,而是背起行囊,在六月的夜晚,趁著如水的月色來到荷塘邊,用身心的去感受文中的境界。最終她用紫晶、碧璽、鉆石和橄欖石呈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荷塘月色。
“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可以通過這些有魔力的石頭來表達,只可惜不能將每一個觸動心靈的瞬間都呈現出來,很多故事就那樣積累著,在胸中躍躍欲試。”靈感這個東西很聽話,你越用心它噴涌得越頻繁。敏感、聰靈的女子,一定心懷很多故事,只是表達的方式各有不同。
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幾年前很多設計師都有種“崇洋媚外”的情緒,作品風格西化傾向比較突出,而伍秀映卻始終堅守著對中華民族文化的運用。她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生于斯長于斯,分分秒秒受的是中華文化的熏陶,這些元素運用起來可以說信手拈來,概念可以把握得準確到位。我不喜歡牽強附會去設計一些以西方宮廷貴族為文化背景的東西。”
《鳳陽舞》鏈牌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中華文化中對于鳳和太陽的崇拜,具有靈性的色鳳凰圍繞著金色太陽騰空起舞,富有旋律般的節奏,又令人驚嘆它的神秘與玄妙。深具民族底蘊的設計,讓她捧回了2005年首屆CCTV首飾制作大賽凈彩類的制作獎。《通靈》是伍秀映另一件具有鮮明民族特征的代表作品,其設計源泉來自原始宗教白狐圖騰。這只自古以來就是靈氣和辟邪象征的白狐,通過燦亮的珠寶演繹得靈氣逼人,尤其是白狐口銜一顆璀璨黃晶,象征著靈狐招財。潔白的白狐皮毛從脖頸順延而下,與由閃亮寶石和金屬組成的白狐身軀互相纏繞,仿佛在向人們講述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傳奇故事。
談到如何突破設計師都有可能遇到思維瓶頸的問題時,她說:“學習。任何時候不忘學習,學習即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關在家里搞設計等于作繭自縛,是不可能有好作品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伍秀映說很多中華文化在物欲橫流的當下正離我們漸漸遠去,只能在書中去體會。常常在夜深人靜之時,那些古老的神秘的畫面朝她撲面而來,她也常常為了撲捉那些絕美的瞬間靈感,而興奮得通宵達旦繪制圖紙。
對中華傳統文化癡迷到近乎狂熱的伍秀映,收藏著各式各樣從各地淘回來的具有民族風情的寶貝。其中不乏色彩鮮艷的衣裙、造型乖張的工藝品、款式獨特的首飾,有時候她一身少數名族打扮站在你面前,你還以為她剛從那個西南邊陲小城回來。她還是個生活能手,喜歡個性化喜歡DIY,各地買回來的破珠子爛石頭通過她的妙手,總能化腐朽為神奇,搖身一變成為讓人愛不釋手的特色飾品。
設計是為人而作,珠寶除了無可比擬的美感,更是一種情愫的寄托。如果沒有伍秀映在設計中對文化的孜孜以求,何以能將冰冷的石頭打造出鮮活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