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1200萬的雞血石您見過沒?在7月8日的中國沈陽國際珠寶展上,這塊雞血石珍品——雞血王公雞也將亮相,讓您大飽眼福!
雞血石是巴林石中最珍貴的一種,屬于天然珠寶玉石。巴林石與福建省的壽山石,浙江省的青田石和昌化石齊名,統稱為我國的“四大國石”。
1979年出產的大紅袍印章
價值千萬的雞血王公雞
四季水草
而這塊雞血王公雞堪稱精品中的精品,重達5.9公斤。通體紅黑兩色,極為純正、地道。血色濃艷鮮活,激蕩狂熱、像要止不住奔騰而出,釋放出最火熱的豪情。據專家介紹,此品種為雞血石中的上上品,產量相當稀少。
記者聯系到“千萬雞血石王”擁有者——大遼石社董事長王黎明先生,他介紹說,本來如此質地純正,如此大的雞血石就相當罕見。更難得的是,此石的天然形狀像一只精神抖擻的大公雞,故得雞血王公雞之名。是雞血石中最難得的精品!”
據了解,除了這塊價值1200萬的雞血石以外,大遼石社還將展出1979年出產的大紅袍雞血印章及其他珍貴的巴林石,藏友們在一飽眼福的同時,還可購買到心儀的寶貝。
附:
巴林石背景介紹
巴林石是天然珠寶玉石的一種,屬含水的鋁硅酸鹽類,是以高嶺石、地開石為主的多種礦物組成的粘土巖,因礦床坐落于內蒙古巴林右旗草原而得名。其主要化學成分為Al2O3和SiO2,其次含微量鐵、錳、鈦等氧化物,部分含較多的汞的硫化物,摩氏硬度為2~4,密度為每立方厘米2.4g—2.7g。他與福建省的壽山石,浙江省的青田石和昌化石齊名,統稱為我國的“四大彩石”,同屬著名的印材石和中國國石之一。
巴林石質地溫潤、細膩,色澤豐富、艷麗,是上等的印材石和雕刻原料石。巴林石按質地、顏色、紋理等特征可分為巴林雞血石、巴林福黃石、巴林凍石、巴林圖案石五大類共上百個品種。尤以石中極品“巴林雞血石”和“巴林福黃石”最為珍貴。
巴林石文化歷史悠久,其發展先后經歷了興隆洼文化、紅山文化、契丹遼文化和蒙元文化等幾個較為重要的歷史時期。巴林石早八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發展與興旺;在中國北方各民族的文明進步中不斷完善、豐富和升華,在悠遠的華夏石文化中獨樹一幟,歷久彌香。
作為中華名石,巴林石是社會文化生活進步信息的載體,是各民族共創中華文明的寶物見證,具有獨具特色的文化價值。巴林石作為禮品用于祝賀香港、澳門的回歸,又作為上海APEC會議的紀念品贈送給21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聲憾海內外。從“國石”到國禮,在當今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創造著一個有一個的輝煌。
附:
巴林雞血石的美麗傳說
相傳,羿射九日后,剩下一個太陽害怕了藏了起來,世間一片漆黑,民不聊生。是太陽神炎帝用金雞駕金車,每日里趕著太陽從東到西。但時間長了炎帝也倦怠了。于是炎帝想了一個辦法。他把一只金雞蛋交給巴林草原上的雞公和雞婆孵化,讓金雞日后留在人間。每日早上呼喚太陽升空,提醒人們起來耕作。但一個專喜在黑暗中為患人間的妖魔生了邪念,它想方設法的要干掉金雞蛋。為了保護金雞蛋雞公、雞婆奮不顧身,阻擋妖魔,展開了殊死搏斗,最終都慘死在魔爪之下。就在緊要關頭,金雞終于破殼而出,見風就長,一下子長成了一只氣宇軒昂的大公雞,引頸一聲長鳴,喚出了太陽,震死了妖魔。在雞公、雞婆殉難的地方,它們流的血化成了雞血石,人們感念雞公雞婆之義,把雞血石當作珍貴的寶石,競相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