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現貨黃金價格飆升,黃金回收價格也創下歷史新高。許多手中持金的市民擔心金價短期內會下跌,選擇賣出黃金變現。然而,目前國內黃金回購,問題多多。
黃金首飾回購折價率很高
普通消費者買金大多是一種傳統習慣,但許多人只看到了黃金本身的價值,但忽視了黃金回購的問題。金店銷售的黃金飾品在出售價格中包含了二次加工的手續費、保值費等,自然比原料金價格來得高,而一旦持有人需要變現時,一般店家是當做“廢金”回購的,折價率高達30%。
例如,目前大的黃金商場,如果要把舊的黃金賣給他們,就是回收黃金,必須要提供原始的發票,而戴了幾年的首飾或者別人送的禮物,一些戒指、項鏈什么的,很可能沒有原始發票。如果原始發票沒了,基本上就是按“廢金”回購。目前各黃金賣場倒是有一種“以舊換新”業務,沒發票的舊黃金可以交給商場,換回有發票的新品。但以北京的菜百和國華商場為例,客戶要承擔每克15元的“加工費”。另外,如果沒發票千足金也會被認定為足金,要換千足金還要再交每克10元的“差價費”。25元/克的換新費,幾乎接近金價的十分之一了。
黃金回收渠道單一野店收金藏貓膩
正是由于上述所說的黃金回購單一,許多黃金回購的野店生意紅火。據法制晚報報道,北京黃金大賣場周邊就聚集著多家收黃金小店。大的,有首飾店的門臉;而小的,就“蝸居”在煙酒店或眼鏡店內,甚至連里面只能容一個人轉身的彩票店,也打出了“高價收金”的招牌。這種小店收金,存在著不少的貓膩。
首先是首飾重量上存貓膩,暗訪中法制晚報記者發現,不少收金店會在重量上做手腳。在收金時,這些小店都用自己的秤來稱重,幾乎用的都是同一種電子秤,一般稱出來的重量都會比實際重量少。
這些收金小店重量上沒準譜,回收價格隨意性也很大。在暗訪的幾家店,記者得到了從255元/克到265元/克之間六七個回收價格。相對而言,規模較大的店價格偏低,而空間越小的店越“敢開價”,但都能“侃價”。
除了在重量上可能耍貓膩,回收價格不一之外,大多數收金店在收金時并不要任何票據。這就存在逃稅嫌疑,并可能成為銷贓渠道。
彩金金條裝飾多回購成色易惹爭議
不僅黃金首飾回購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問題,彩金金條也會出現成色認定偏差等問題。據新聞晨報報道,鮑女士去年年底,購買了200克某公司出品成色為“四九金”的“喜結連理”投資金條。時下正是多年不遇的黃金價格暴漲期,于是打算拋出實物黃金賺取差價。不料,她先后兩次前往“中金黃金”,將同一款、同一批次的“鴛鴦條”辦理回購手續,卻被告知金條的成色有2%以上的出入。由于所購買的金條并非“中金黃金”所生產,所以回購時只能以現場測定的成色來交易。第一次去,賣了100克的金條,回購柜臺的工作人員對她帶去的印有鴛鴦圖案的金條進行了仔細測定,分量沒有偏差,但成色卻只有97%。
而第二次帶著剩余的部分金條來到同一家“中金黃金”的檢測結果讓鮑女士大跌眼鏡,因為同樣的“鴛鴦條”,上次檢測的成色只有97%,但這次的檢測結果卻達到了99.98%,接近“四九金”的標準。鮑女士當場質疑,是“中金黃金”的工作人員在上一次的成色測定中出了差錯。
“中金黃金”旗艦店店長王彥表示,“中金黃金”是目前國內唯一具備回收合法實物黃金的商家(除了“原購原賣”的商家之外),由于消費者的黃金來源復雜,所以必須采取當場測量的交易模式來規避風險。在辦理金條回購交易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曾經明確提醒過鮑女士,其所持有的金條上有較多彩金裝飾,而這些彩金圖案所使用的材料并非黃金,所以肯定會影響黃金的實際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