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一刀切下去,有人喜有人憂
博覽會為期一周,由于昨天是博覽會首日,記者還沒有見識到驚心動魄的“賭石”游戲上演。不過,記者了解到,翡翠產自緬甸,其最大加工和消費國卻是中國,在福建、廈門“賭石”有不少追捧者。
據黃少林介紹,他曾經接觸過一個玩家,曾經在云南省福建商會任職,因為太太喜歡翡翠,他在云南第一次進行“賭石”,成交價為10萬元,后來一刀切下去,翡翠成色相當好,價值達到2000萬元。當然, 賭石也可能讓人血本無歸。玉石界就流傳著洪榮輝的“賭石”故事,幾年前,洪榮輝和幾個村民合伙買下了一塊1000萬元的原石,一刀切下后1000萬元變成了200萬元,頃刻之間,整整輸掉了800萬元。“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玉石界廣為流傳的這句話,就是忠告玩玉者賭石要慎重。
懷揣熱錢賭石,也不一定就能入行
“賭石”收藏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推動著玉石文化的發展。業內人士表示,“賭石”其實是專家級買家正常的翡翠買賣行為,這種交易方式并不是懷揣熱錢就能夠入行的。
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廈門分會會長丁建南說,“賭石”不是最近開始的,特別是在云南、緬甸,廣州,“賭石”老早就開始了,這幾年,“賭石”在全國各地火起來。“樓市受新政影響,股市低迷,資金在尋找出路,投向古玩市場,尤其是黃金、玉器市場”,丁建南說,以后,“賭石”在廈門會逐漸像拍賣行一樣普及。
丁建南特別提醒“賭石”的風險性,他說,因為好奇心的吸引,人們參與“賭石”,但“賭石”一般都在幾十萬元以上,一定要對玉石有基本了解,要對外表透明度、綠的程度、亮度都要基本了解,不要隨便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