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臨近,穿著類、玩具類、學習用品類等商品熱銷的同時,兒童珠寶的消費也開始悄然升溫,越來越多的家長喜歡購買各類珠寶作為孩子的節日禮物。”濟南華聯商廈孫靜經理告訴記者。據孫經理介紹,近期12生肖系列配飾非常受歡迎,“主要受中國人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佩戴與自己生肖相配的翡翠生肖,有正身辟邪保平安的說法。”
據了解,對于兒童這群特殊的“小受眾”而言,活潑、靈動的造型和輕巧的特質很重要,為此,很多珠寶品牌都越來越注重珠寶的品類開發和款式設計。除了常見的長命鎖、轉運珠、手鐲外,套系金幣、重量在1g以內的各類小掛件更是花樣頻出。有的品牌還緊跟時尚,推出“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卡通首飾,細分化消費的趨勢更加明顯。
“從兒童飾品銷售情況看,以往銀飾占主導的狀況正在發生改觀,更多的人選擇黃金飾品。”貴和商廈金至尊專柜的工作人員反映。據了解,在黃金投資熱和節日的雙重推動下,黃金生肖擺件也頗受消費者歡迎。“一方面寄托對孩子的美好祈愿,同時黃金又具有保值功能。”濟南華聯孫經理分析說。
金榜題名:小掛件深寓意
此外,隨著中、高考的臨近,不少家長特意為孩子購買首飾以表達“金榜題名”的祝愿。據珠寶行業預測,相比于金銀飾品而言,翡翠制品更受到學齡后兒童及青少年的喜愛。
“所謂‘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每塊翡翠制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其獨特的造型和雕刻技藝賦予了翡翠獨有的文化底蘊,每一塊玉都可以有它專屬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承載著不同的寓意。”陰禾介紹,“像‘獨占鰲頭’、‘一鳴驚人’等玉器掛件,因其自身價值和美好寓意,成為很多人送禮的首選。”
重拾童趣:偽兒童真情意
近幾年,為自己或戀人購買首飾作為兒童節禮物的“80后“、“90后”成年人已不鮮見,他們用貌似戲謔性的行為演繹著一種特立獨行,對童年的眷戀、對壓力的宣泄也不吝被解讀。而兒童節的“偽兒童”們并非僅限于此。“兒童節的概念正在被顧客們進行著意想不到的延展性詮釋”,商城某珠寶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一位女士為自己八十多歲高齡的母親選了一款和田玉彌勒,說老人家已到了返老還童的狀態,特地打算在兒童節送上這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