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奇特的藍寶石》在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重播后,一個小得只有10多戶人家、20來口人的小山村,再次成為全國的焦點。一批批專家、學者和懷揣財富夢想的外鄉人,紛紛來到這個“一夜成名”的小山村——翠竹洋村。
“最近這幾天,有很多外地來的人在山上尋找藍寶石,還請村里人幫忙,一天300元。”5月13日,記者剛到翠竹洋村村口,65歲的羅裕隆大叔就猜到了我們的來意。羅大叔說,最近有很多北京、廣州、浙江來的商人在山里找石頭,但沒有一個人找到一塊有價值的寶石。
翠竹洋村,是三明市明溪縣一個海拔800米的小山村,曾是一座遠古火山口,村民的房屋就建在直徑約一公里的火山口里。1965年和1979年原福建省地質局兩次進行較細勘察,經分析查證,距今1500萬年前,這里因地殼運動,火山噴發形成了一片自然瑰寶。礦藏類型屬殘坡積砂礦和沖積砂礦。除藍寶石外,伴生有鎂鋁石榴寶石(紫牙烏)、白鋯寶石和輝晶寶石等。探明總儲量:全區藍寶石10530.15萬克拉。
“也并不是遍地都是寶,寶石不像煤礦一樣有礦脈,而且都是沉淀在山底下的。”中國寶玉石協會會員、高級工程師王銀伙說。明溪縣是中國天然藍寶石四大產區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白鋯石礦區。礦區總覆蓋面積達800平方公里,是中國迄今為止保護最完好的天然藍寶石礦群,游客可以在這里撿些火山巖石當紀念。王銀伙說,上世紀80年代初,明溪縣蓋泮鎮企業辦對藍寶石礦進行了試開采、加工、銷售,最多的時候有40多家企業。1997年,全縣寶石的年加工能力達到30萬克拉,年鑲嵌能力達到5萬克拉,銷售額達到3000多萬元。而現在,明溪的寶石企業僅剩幾戶家庭作坊,當地以發展寶石致富的路子越走越窄了。
“有的企業掙了錢,沒趁勢擴大規模,失去了市場;有的企業為謀取高額利潤,在寶石生產、加工、銷售中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粗制濫造丟了市場,也嚴重影響了明溪藍寶石的發展和形象。”王銀伙說,如今明溪的藍寶石產業就像冷卻下來的火山,等待著再次“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