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權威鑒定證書是消費者選購珠寶首飾一個信心保證,但目前鑒定結構繁多,標準不一,給商家的建議價也不是很靠譜,特別是翡翠玉石類。
昨日,晨報《地大珠寶檢測中心值得“檢測”》報道反響強烈,在魯磨路中國地質大學路段,讀者爭相購買《武漢晨報》。
昨日,晨報頭版頭條報道《地大珠寶檢測中心值得“檢測”》引發社會各界熱議,眾多讀者、網民及管理部門表示:權威機構切莫自砸金字招牌。
昨日,報道首先引起了中國地大(武漢)師生的注意。截至中午12時,刊有相關報道的《武漢晨報》僅在該校校門口就比往日多賣出962份。很多學生根本不相信身為珠寶學院院長的楊明星教授會說出“雷人之語”。與此同時,網友和市民對這篇報道議論紛紛,甚至有網友直接稱楊教授為“楊標標”。
市民何女士看了晨報后,驚嘆“玉器價格門道如此之深”。幾天前,她在漢正街一珠寶店買了2只玉鐲,打1.5折,分別花了2000、4000元。銷售人員說鐲子有鑒定證書,她也以為通過了權威部門鑒定的東西,價格不會太離譜。看了報道后才知道,原來鑒定后的東西,價格也是瞎標的。“如果這個報道早點刊登,我肯定不會買,至少不會以這個價格買。”何女士稱“腸子都悔青了”,希望權威鑒定機構給消費者提供價格參考,避免消費者在購買中上當。
雖然多家網站上的網民跟帖被莫明其妙地刪除,但檢索網絡仍可看到眾多網友旗幟鮮明的留言。絕大部分網友和讀者認為,權威機構應該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能夾雜太濃的商業氣息,更不能玷污自己的學術權威,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省消委認為,檢測機構沒有標價權,隨意標價涉嫌價格欺詐。
各界看法
昨日,《地大珠寶檢測中心值得“檢測”》被新民網、網易、騰訊大楚網、京城珠寶網、荊楚網、得意生活、天涯等多家網站轉載。僅以騰訊大楚網為例,截至昨晚9時,396名網友讀完報道后,有359人表示憤怒,8人表示難過,有191人參與評論。
地大學子:“不敢相信這話是真的”
記者在地大校園內隨機采訪了20名學生,半數以上學生表示震驚,不愿相信珠寶學院院長會說出“標5萬太保守,應該標5個億”這樣的話。珠寶學院一女生說:“院長會說出這樣的話?我覺得不可思議,這不像是一個為人師表的教授說的話。”材化專業的3位研究生表示,楊教授“5個億”的說法太夸張了,我們有點不相信。
市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漢正街全新市場商會會長鄭斌說,學術界創收應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離奇標價,一方面玷污自己的學術權威,一方面有違職業道德,是無道的行為。
青山居民陳童說,出具價格標簽不能誤導消費者,原本就不是鑒定機構分內的事,就算出具的是建議參考價,也不能離奇標價,賺昧良心的錢。
外企管理人員熊華勇認為:鑒定機構漫天標價,一旦變成了市場潛規則,不僅有損鑒定機構的權威和公正,也成為不良商家的“幫兇”。
市民李前說,漫天標價是珠寶價格混亂之源,希望有關部門出面管一管,加強這方面的制度建設。
專家:
鑒定機構標價不嚴肅,不提倡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教授喬新生認為,鑒定機構來標價,是不太嚴肅的行為。國家價格法明確規定,商品價格分為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市場定價,珠寶價格由市場來確定,珠寶鑒定機構標出的參考價很容易誤導消費者,不應該提倡這樣的標價行為。
省消委:
隨意標價可能變成價格欺詐
省消委投訴部主任謝燕表示,檢測機構職責只是檢測,是否有標價權,須物價部門授權。隨意性的標價有可能變成價格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