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翡俏雕漁翁
翡翠珠鏈
翡翠桑蠶
翡翠福佛
1995年5月,一串翡翠珠鏈以3000余萬港幣的天價被拍賣行拍出,創造了當時單件翡翠首飾的最高拍價世界紀錄,引起了極大轟動。1996年,佳士得又將一只翡翠手鐲以1000余萬港幣拍出,創造了翡翠手鐲拍價的世界紀錄。這只手鐲全部為濃艷的祖母綠色,顏色非常均勻,種份通透,質地細膩,稱得上是老種老綠。更為難得的是,手鐲圈口相當大,條口粗,包漿好,據拍賣公司講有可能是慈禧太后曾經戴過的,拍到這個價錢自有道理,更是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些價格引起了整個世界珠寶行業的轟動,很多歐美珠寶商對他們從未涉足過的翡翠市場產生了極大興趣,一時間,開始有歐美珠寶商參與翡翠買賣,而拍賣市場上由國際知名品牌設計的、融合了西洋珠寶審美品位的翡翠首飾大獲青睞。
索斯比拍賣行1997年秋上拍了一套由夏奈爾設計的翡翠首飾,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套首飾組合在一起,放在特制的小盆中,就是一盆盛開的綠色玫瑰花,五朵花花瓣是顏色非常漂亮的翡翠,種份細膩,花心是一粒大鉆,花葉由很多小鉆石和白金組成;取下來,這五朵花就構成了一對耳環和三個別針,三個別針還能組合成一件大別針。這套首飾估價為260~300萬港幣,最終以450萬港幣落槌,加上傭金要到500萬港幣左右。
國內的翡翠收藏市場起動于1995年,當時國內首場珠寶拍賣推出了清代舊工翡翠,其中一對清代的滿綠翡翠手鐲以49萬元成交。此后,清工翡翠一直成為拍賣市場的重要品種,拍賣市場也成為收藏清代翡翠的重要而可靠的市場。1996年嘉德春拍有一件清代桑蠶翠佩,展覽時吸引了很多人專程來看。這件佩并不是滿綠,種份也不是最佳,但難得之處在于工匠用料巧妙,以濃綠部分雕桑葉,真個是青翠欲滴;淺綠部分雕新出芽的小葉,白中帶綠的部分雕桑葚,恰似剛長出的青青的果實;純白的部分雕了三只白蠶,巧的是每只蠶的中間部分都為半透明,恰似即將吐絲時的狀態。銀蠶碧葉,綠白相間,栩栩如生,綠色濃而不暗,鮮而不淡,在任何光源下觀賞都非常艷麗,曾與很多翡翠制品比較顏色,無出其右者。當時由于賣方堅持,標價180萬元~280萬元,結果沒有拍出,想來是要價過高造成的。
1997年秋拍可以說是精彩不斷。嘉德有一件清代翠件,叫“螭龍璧佩”,這件佩非常厚實,直徑達到5厘米,厚1厘米。難得的是這么大件的翠佩非常完美,通體上下竟沒有一絲綹裂、白腦、黑花。取古意雕玉璧,上攀螭龍,纏繞荷葉、蓮蓬。從器形上看,應是鐲心料所做,難以想見當時那只手鐲該是多么漂亮,如果沒有什么意外的毛病,當時那只手鐲到現在肯定能賣到千萬元以上。這件別子頂部配碧璽結珠,工藝單純,非常珍罕,類似的螭龍璧佩曾見于《故宮博物院清代后妃首飾》一書,是清代宮庭收藏品的代表。
佳士得1997年秋拍上拍的一串翡翠珠鏈,共由27粒翡翠圓珠組成,珠子的直徑為1.509厘米~1.584厘米,碩大圓潤,每一粒都是非常鮮艷的祖母綠色,種份非常通透,沒有任何瑕疵,整串顏色均勻,實在非常難得,是多年來珠寶市場上最好的一件翡翠首飾。起拍以后競價非常激烈,幾個買家都是勢在必得,最后終于以8000萬港幣成交,創造了單件翡翠首飾的世界最高紀錄。
可以說珍品翡翠的保值性是最好的,最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拍賣公司工作的七八年中,我經常到全國各地征集翡翠拍品,總希望收到家傳的清代至民國的翡翠珍品,遺憾的是這種機會太少了。當時我實在想不通為什么字畫、瓷器、雜項有那么多拍品是從收藏家手中征集而來,而舊工的翡翠珠寶卻總是難見蹤影?能夠解釋的原因可能是寄托在珠寶上的感情色彩太濃厚了,被收藏后很少會再在市場上露面,它常常是在家庭里代代流傳,飽含著后代對先人的深情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