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珠寶市場格局
各行各業普遍存在啟蒙成長、逐步發展、逐步成熟、逐步淘汰四個規律性的發展階段。目前,中國珠寶行業處于逐步成熟階段,其具體表現就是一些珠寶企業構建了系統化的品牌運營體系,進入品牌競爭階段。
具體而言,愈來愈多的投資商進入珠寶經營行業,甚至先前不曾被關注的水晶飾品也參與其中,采用市場細分模式占領新的市場。珠寶運營商要贏得市場,必然要通過規模效益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這決定了珠寶運營商必須從單純的“金鋪定制”、“批量經營”轉變為向“集團式規模”發展,否則它們就無法有效地吸納更廣泛的消費顧客。
珠寶是介于商品與貨幣之間的特殊物品,其價格和利潤受到了政治、經濟等社會因素的波動影響,但在品牌的號召力下和資本運作體系最終得以形成,品牌投資風險會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以前單一手段的“品質信賴”或“經營誠信”不再是滿足市場消費的唯一條件。珠寶商品必須承載一種情感、欲望以及特別的滿足因素,這是社會經濟發展、消費文化發展、時尚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對于珠寶運營商而言,珠寶只是商品,但對于顧客而言,珠寶在作為飾品的同時承載著“貨幣保值”的作用。珠寶的商品屬性決定了它的“保值性”,這恰恰需要依靠品牌的力量來推動。
在目前的競爭階段,“大魚”和“小魚”有著同等的競爭機會,因為群雄亂戰給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穩定性,市場進入的門檻低,“大魚”如果缺乏自我預警和先知、先行能力,很快就會死掉,而“小魚”有機動靈活性,如果能夠借助外來資本的力量,它們會趁機成長。而且,內地珠寶行業很快就會進入市場洗牌時期,競爭格局的劃分會愈來愈清晰,品牌之間的市場占有率、終端網點量、利潤率必然會大距離拉開。
以市場快速倍增作為戰略目標
內地珠寶行業品牌競爭的無序化,需要由一個核心品牌競爭群來統一規范和引導市場。因此,產生一個絕對的品牌領導群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促成珠寶的盲目消費進化為品牌目標性消費。周大生珠寶經過長期的積累,應該成為珠寶品牌領導群中重要的品牌之一。
目前對于周大生珠寶品牌而言,它應該以積極的姿態主動“進攻”,以“速戰”的方式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
任何行業,企業只有成為“第一”才能長治久安,這是重要的商業競爭法則之一。雖然目前周大生珠寶已經在內地市場坐上了市場占有率、終端網點量第一或第二把交椅,但從品牌實力基礎來講,市場占有率和終端網點量屬于暫時性的競爭表現,并非是成就品牌的絕對因素,因為有生命力、防御能力強的品牌更加側重于綜合性指標。尤其是在魚龍混雜的亂戰狀態中,強勢品牌的優勢在于市場的倍增效果而非遞增效果,包括渠道的快速復制能力、終端網點的互推能力,以及市場利潤的最大化獲取。
那么,周大生珠寶品牌應該如何“進攻”和“速戰”,達到市場快速倍增的目的呢?
就目前內地珠寶行業的市場競爭來看,可以劃分為兩類,分別為規模化品牌和跟隨參與品牌。前者大多為早期成長起來的品牌,像周大生、周大福、六福、周生生[13.30 0.00%]、謝瑞麟[3.64 0.00%]、老鳳祥[37.35 0.16%]、老廟和新銳品牌TESIRO通靈等,這些品牌采用了順向思維,即渠道上揚,相對講求渠道與終端精細化運作;而大多數新生品牌卻運用了逆向思維,即渠道下沉,這是因為珠寶行業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具有一定的行業壁壘性,于是新生品牌只能通過市場縫隙,也就是說,通過低端渠道建設完成終端鋪點。但不管珠寶品牌采取何種渠道競爭路線培育市場,第一陣營的品牌必然要領導珠寶行業朝著精細化運作的方向發展,同時基于一線城市渠道與商圈的有限性和二、三線城市巨大的市場空間,它們會努力做到渠道下沉,跑馬圈地。
周大生珠寶品牌如何做到渠道下沉,進而跑馬圈地?我認為,一是密切關注全國性珠寶品牌。以周大福、周生生、六福、老鳳祥、謝瑞麒等為代表的品牌,雖然重點區域有所不同,但它們都會給周大生帶來強勢壓力,周大生尤其要把周大福作為防范重點。因此,周大生在其品牌渠道橫向工作中,必須強化一線市場渠道的有效性,包括對一線、二線乃至城市邊緣性商圈做到合理規劃與控制,盡可能快速搶占一線市場空白點。與此同時,周大生要密切關注區域性品牌的崛起。作為擁有厚實的市場基礎和品牌發展背景的周大生,真正需要“進攻且速戰”的其實是二、三線市場。在大多雜亂品牌賴以生存發展空間的二、三線市場上,周大生應以“擠壓”方式方法搶占二、三線市場的空白點,侵蝕雜亂品牌的市場。當然,周大福、周生生、謝瑞麒等全國性品牌和強勢的區域品牌也會同時大舉進入二、三線市場,如何與之競爭,就要看周大生的渠道拓展模式和營銷模式是否具有“殺傷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