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鉆飾銷售模式很多,品牌珠寶店店、網絡體驗店、鉆飾會所等,現在又出現一些大型的量販式鉆石,就想外貿服裝市場一樣,款式繁多,但精品很少,需要有眼光的自己去淘寶,這樣的商場你會去買嗎?確實考驗消費者的品味,小編建議別被表面的價格迷惑,一定要看好品質,畢竟不是想買白菜一樣天天買鉆飾的。
市場價1萬元左右的鉆石,在這里花5000元即可買下。開業3天創造銷售1200萬元的商業神話,首月銷售額即突破3000萬元。每克拉美鉆石商場憑著前所未有的價格沖擊力,迅速在京城鉆石市場掀起軒然大波。面對平價鉆石的橫空出世,有人拍手稱快,也有人質疑指責。曾經成就了國美電器、格蘭仕微波爐、菜百首飾等一批知名企業的“平價”模式,能否再度在鉆石這一奢侈品行業復制成功,我們還需拭目以待。
商家:零售加價300%-700%
走進營業面積近1萬平方米的每克拉美鉆石商場,一層主要經營黃金飾品、紀念金條、黃金藝術品等,采取的是租賃或聯營模式。二層則主要經營鉆石飾品,包括成品鉆飾銷售、個性化鉆飾定制、鉆飾回購等業務,并為消費者提供珠寶鑒定、檢測、維修等服務。與一般商場鉆石飾品按照4C標準分類銷售的模式不同,這里的鉆石飾品是按照價格區間進行銷售的,即在同一個價格區間內,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偏好挑選不同重量、不同顏色、不同凈度和不同切工的各種鉆飾。
“我們這里門店大,可選范圍廣,鉆戒從399元一枚到2000萬元一枚的都有。”每克拉美市場推廣部總監李鵬程告訴記者。開業之初,每克拉美就打出“鉆石量販專家”的名號,力圖以價格低、品質好、品類全、規模大四大優勢成為“京城鉆石第一家”。他告訴記者,每克拉美的鉆石之所以能夠做到比市場價便宜50%,主要是減少渠道中間環節,現金采購節省利潤空間,以及把鉆石放到自己的店中銷售,不必向商場交納扣點。據悉,一般商場的扣點能占到銷售額的25%-30%。
價格低是否意味著鉆石品質下降呢?面對記者的質疑,李鵬程表示,每克拉美銷售的所有鉆石,都有來自國際鉆石鑒定權威機構GIA和我國最權威的國檢中心的雙重證書。另外,商場還是中國珠寶玉石行業協會指定的放心商場,也是國家珠寶玉石檢測中心和國家質量檢驗中心的駐場商場,能絕對保證商場售賣商品的質量。
一顆鉆石究竟值多少錢,在每克拉美鉆石商場總經理萬子紅看來,應該是非常透明的。“鉆石和黃金一樣,并不會因為是哪里產的、哪個公司出品的、誰來切割的就有價格差異。”據他介紹,國際公認的鉆石品質衡量標準是4C,任何一顆鉆石一經檢測,確定了4C等級,對照紐約鉆石交易所公布的鉆石報價單一算,就可以知道它現在的價格。萬子紅向媒體透露,在珠寶行業有這樣的潛規則:如果是一般品牌,鉆石的零售價=工廠出廠價×4,也就是說加價率是300%;而如果是國際一線品牌,比如卡地亞(Cartier)、蒂芬尼(Tiffany & CO)、寶格麗(Bvlgari)等,鉆石的零售價=工廠出廠價×6或者8,也就是說加價率是500%-700%。
協會:暴利之說純屬自我炒作
對于每克拉美關于鉆石行業“暴利”的揭底,多數業內人士并不認同。中國寶玉石協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資深專家坦言:鉆石市場是競爭充分的,如果真有說得那么暴利,早就有大批企業蜂擁而上了,這只是個別企業不顧行業利益的一種自我炒作。
據這位專家介紹,中國內地的鉆石市場,一年大概有300億元的市場規模。成本費用加上各流通環節,平均利潤率也就在10%-15%,大克拉的鉆石利潤率會高一些,但肯定沒有達到每克拉美所宣稱的暴利程度。
“全球70%的鉆石都掌握在戴比爾斯公司手里,它在每個國家有幾個固定的看貨商,再由看貨商流通到各個企業。企業之間都是通過上海鉆石交易所是進行交易,所以價格本身是非常透明的。”
至于每克拉美的鉆石為什么能比市場價便宜50%,專家分析說,很可能是以品質低的鉆石作為參照物得出的結論。“鉆石有4C標準,但是在普通消費者看來都差不多。同樣是50分(0.5克拉)的鉆石,顏色、凈度等方面差一點兒,價格就可能差一倍。”
他告訴記者,盡管鉆石品質有公開的標準,相同品質的鉆石價格應該是趨同的。但實際上,不同的認證機構在執行的時候,對標準把控的嚴格程度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國家質檢中心等一些認證機構能夠更多從承擔社會責任的角度去嚴格執行;而一些商業性的認證機構則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傾向于遷就商家的利益。因此,消費者在選購鉆石的時候,也不能單純只看證書,尤其對一些商業性認證更要謹慎。
平價鉆石的現身,還引發了關于奢侈品本身功用的討論。專注奢侈品牌營銷的北京正在國際廣告總經理葉劍認為,鉆石的存在并非為了實際的功效,而是為了情感。一個人們一直認為最美、最貴的幻覺商品,竟然成了“量販超市”中隨手可取的快速消費品,消費者是否樂于接受還是個問題。
在他看來,價格真的是一種利器,可以迅速提升銷售,獲得大眾的熱愛和認同,但是在鉆石這個行業要小心。獲得知名度是容易的,但是一旦你的品牌的聯想成為“廉價、低端”的代名詞,而這個認同是大眾對你的第一反應,那你的品牌就行將就寢了。商報記者 徐慧
鉆石的4C等級
切工:按照拋光和對稱級,從高到低分別是:ID(標準)、EX(優)、VG(很好)、G(好)。中國國檢分為:EX(優)、VG (很好)、G(好)。要避免F級或P級的鉆石。
凈度:從高到低分別是:FL、IF、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
顏色:從高到低分別是:D級、E級、F級、G-H級、I-J級、K-M級、N-Z級。
重量:鉆石越大,價值越高。由于開采鉆石時,大粒鉆石發現的明顯少于小粒鉆石,因此,同等質量的鉆石,2克拉的鉆石與1克拉的鉆石價值比例是遠遠大于重量比例的。
購買鉆石當心六大誤區
誤區一:忽略凈度影響
很多人認為,凈度是一個不怎么重要的等級,反正都看不出來。這其實是錯誤的。在購買鉆石的時候,SI1應該是一個最低限度,因為到了SI2,鉆石的瑕疵就比較明顯了,不僅肉眼能看到瑕疵,有的瑕疵嚴重的會引起鉆石的裂痕,運氣不好會導致鉆石碎裂。而且SI2的鉆石看似便宜,但在二次出售的時候會大大影響鉆石的價格,這就像再好的古董,有了明顯裂痕,其價值就只有本身價值的1/10是同樣的道理。
誤區二:追求EX切工
95%的顧客在購買鉆石的時候,都會要求選擇EX的鉆石。不能否認,鉆石的切工的確影響了鉆石的火彩,但鉆石的切工數據是由精密儀器定下來的,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非儀器根本看不出二者的區別。所以,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說,和EX差別并不大的VG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還可以省下點錢來選擇更大點的鉆石。
誤區三:不關注熒光
差不多50%的鉆石都是有熒光的,這是鉆石的一個天然性。鉆石的熒光等級對鉆石的價格也會產生影響。其中,特別強熒光要比無熒光的價格低35%左右。熒光分級為NONE沒有,FAINT微弱,MEDIUM中度,STRONG強烈,VERY STRONG很強等五級。建議盡量只購買NONE熒光的鉆石。
誤區四:黃鉆不值錢
很多人覺得黃鉆不值錢,其實錯了,彩鉆也要看顏色的等級,和無色鉆石一樣,顏色越好價格越高。價格高昂的彩鉆不是一般消費者能承受的,價格差不多是同等級無色鉆的5倍以上。由于無色鉆石顏色等級越低看上去越發黃,有很多人把M色以下的,OP色的無色鉆石叫彩鉆,這是不對的。雖然看上去很黃,但是還達不到彩鉆的標準,去GIA做鑒定也出不到彩鉆證書,只能出無色鉆石證書,只不過顏色級別很低。
誤區五:顏色不重要
在很多消費者眼里,鉆石的顏色是不怎么看得出來的,所以喜歡買低級別顏色的鉆石。其實這也是一種誤區。鉆石的最高顏色D色,在和H色對比的情況下,肉眼是很容易分辨出來的。所以,如果購買鉆石,在預算內盡量選擇無色的D-F色,G色可以說是最低限度了,尤其是50分以上大鉆石,顏色就會越明顯。
誤區六:南非鉆石好
消費者對于鉆石產地普遍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南非的鉆石多而且好。其實鉆石的好壞與產地毫無關系,鉆石有著所有珠寶中最全面和系統的分級標準(4C)。這套標準可以解決所有的涉及價值的鉆石評價問題。此標準細分為4項:重量,切工,顏色和凈度。不同產地的鉆石在經過標準化的切割打磨后,完全通過4C來衡量它的價值。4C相同的鉆石不會因為其產地不同而對鉆石帶來任何的價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