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有價,玉無價"。近幾月市場價值的回漲,使得收藏一塊上好的和田玉,再度成為藏家們的目標。資料圖片
近日,我市收藏界的有關業內人士向記者提及,和田玉的市場價格自去年10月至今開始呈現大幅回升的勢頭,目前市面上個別精品和田玉的價格比黃金貴出四十倍,這使玉石收藏再度"熱"起來。
■熱炒凸顯投資價值
市逢源路 “古玩一條街”匯集了市內多位玉石收藏品賣家,他們就向記者介紹,中國和田玉已經有千年的歷史,是世界公認的 “軟玉之王”。近年來隨著收藏品市場的一路火熱,和田玉的價格也因其高貴、晶瑩剔透的稀有品質備受收藏家的青睞,目前價格漲幅已超過百倍;另一方面,在經歷多年的瘋狂開采后,目前和田玉礦產資源已極其稀少,近幾月的價格回升便是其所引發的 “收藏熱”的反映。
■市場真偽需明辨
雖然如此,與記者相熟的廣州玉石行家也指出,雖然和田玉作為高檔產品的升值空間大、抗跌能力強,但在當前其價格已炒到一定高度,盲目入貨的話可能存在很大的市場風險。尤應提出的是,目前市面上有關和田玉的假貨極多,因此收藏愛好者在購買收藏時務必要打起 “十二分精神”,以防受騙。
玉石行家唐先生笑言,行走玉器收藏界的 “江湖”,如果收藏愛好者身上沒有幾把 “刷子”的話,往往會上當受騙,尤其是和田玉這類貴重的稀有品種。
■玉石價高 鑒別有方
這位唐先生還指出,在挑選和田玉收藏時,應謹記幾條規則。首先一條便是 “一分錢一分貨”,由于目前精品和田玉的產量很少,需求量卻與日俱增,原料正面臨枯竭,在這種情況下,和田玉可謂奇貨可居,所以,如果有人自稱能以很低的價格將手上的 “精品”賣出,十有八九會是贗品 (一般多為俄羅斯玉或巴基斯坦玉)。
另外幾招方法,看起來雖 “土”卻非常實用。當玉石對準光源,由于和田玉用肉眼看有通透性,在日光下照著看時,玉的背面用手指晃晃能看出黑影晃動,而非和田玉真品,即使對光看,玉質看起來也很渾濁,且玉石一般很厚、顏色過于死白,沒有 “溫潤如玉”的感覺。通過這一招,較易將和田玉的真品鑒別出來。
另外,和田玉的硬度高,不吃刀,因此鑒別的另一個好辦法就是用普通小刀刻幾下,紋絲不入的話即可基本判斷為和田玉了。此外,贗品和田玉敲擊時聲音沉悶,不像真品那般清脆有力。
另外,據唐先生介紹,近年來甚至有人用以人造玻璃來冒充和田玉,以此坑騙經驗不足的消費者。鑒別方式就是將贗品貼在臉上,會感到其溫度明顯不比正品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