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海800年 金戒如新
進入場館后,博物館講解員一字排開,引導游客參觀。據透露,博物館目前共配有8名講解員,今年3月份從全國各大高校統一招聘進來,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雖然大多數不是歷史或考古專業畢業,但經過訓練,他們的講解生動、具體而富有故事性。與往日相比,今日展出的文物明顯增多,且成批成系列地陳設,顯得莊重,神秘感十足。展出文物中,大部分為瓷器,也包括一些首飾及生活用品。
博物館主場南海一號古船所在的沉箱,考古隊員正進行一場水下考古挖掘的動態演示。經過幾天的放水調試,沉箱的其中兩個探方已微露船舷。據稱,沉箱仍不會立即打開,這是為了保護古沉船的微環境。考古人員將采取逐層打開的措施,一點一點地發掘,同時,亦有3名蛙人在水下作業。
二樓展廳展示的文物最多,記者在珍品展示區看到,多年前出水的三個大、中、小不等的金戒指浸泡在水里,看上去好像是一家三口的日常裝飾品,雖然經過800多年海水的浸泡,仍閃耀光芒。此外,一個粗大的手鐲——鎏金虬龍環也靜靜地躺在盛有淡水的盆子里。手鐲通身金黃,鐲子上的龍紋做工精細,其徑口大過普通家用的飯碗。專家介紹,手鐲的重量至少有四襾重,成年男子的手腕戴起來也綽綽有余。
“這些金飾的主人是誰,他們往哪里去,沉船后有沒有脫險,這些都成為游客關注和猜測的焦點。”專家告訴記者,在博物館試開放期間,這里成為游客滯留最久的區域。
神秘金腰帶 鎮館之寶
不斷增加的新品則將繼續為“南海一號”增加更多神秘色彩。記者在二樓展廳中央看到,一件于1987年出水的金腰帶首次亮相,吸引了大批游客。講解員介紹,這件長1.72米、重566克的腰帶呈麻花狀,接口處有大量細致的花紋,“這可是珍品區的鎮區之寶,”一位專家告訴記者,結合長度、構造等方面以及它落在甲板上這一信息大概可以估測,這條金腰帶的主人應該是一位外國貴賓,或者將送往中東的一位富商或國家首領。
不過,專家介紹,隨著發掘工作的不斷深入,今后可能出現更具價值的文物,鎮館之寶可能隨時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