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石幫:“潛伏”投機市場 驚人利潤吸引國企進入
通貨膨脹預期下,黃金價格瘋漲的同時,另外一個投機市場也是風生水起——早已淡出公眾視線多年的賭石,漸漸進入了旺市,在這個投機性超強的市場中,玉石、翡翠被認為是和黃金一樣具有保值升值功能的藏品。
賭石圈內人通常會在各大高檔藏品市場內設有自己的店鋪。所有的知名玉石商人都會在這里登場,每個攤位背后,都有一個家產數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賭石人。
水深不見底
玉石文化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因此,從原石到玉器各個階段的商業都已經“發育”得非常成熟,“有賭石的圈子,有翡翠的圈子,也有玉石成品的圈子,還有白玉的圈子等等。”工商聯珠寶首飾委員會秘書長李洪冰認為,其中風險最大的就是賭石圈子。
北京愛家藏品商廈,就是這樣一個賭石幫的聚集地。
在北京愛家藏品商廈大廳內,剛剛入行的谷茹坐在一堆“石頭”中間,她腳下這些表面斑駁的“石頭”,是她年初斥資200萬元從緬甸采購回來的。
谷茹最初是一個醫藥器械推銷商,同時,她也代理了一個法國服裝品牌,但是,她認為玉石翡翠的收藏是一個長遠的“發財”的道路。“現在看,別的東西都降價,只有好的玉石翡翠在漲價。”
在經濟危機時期,谷茹看到絕大多數商品都在降價,只有玉石在漲價,因此動心掏出了所有的積蓄賭石。“2009年的翡翠原石價格與2008年相比上漲了30%以上。”谷女士欣慰地看著擺在腳下的還包裹著皮層的原石。
當然,谷茹并不敢輕易趟這潭深水,沒有在賭石行業混幾十年的功夫,是沒有辦法懂行的,畢竟在美玉之外,包裹著斑駁的外殼。只有懂行的專家會根據外殼的色澤、顆粒程度以及形狀來判斷里面玉石的價值。懂行的人可以一夜暴富,而外行人則可能傾家蕩產。
將谷茹領進賭石圈子的師傅,“是一個很懂行的專家,手把手帶著我呢。” 按照谷的遠期規劃,這些原石將被國內的玉器雕刻大師們相繼打磨成玉石擺件進行銷售,這樣價格可以翻漲數倍。
這位懂行的專家是谷茹的老鄉,是一所大學里做玉石鑒定的教師,谷茹經常從他那里得知“兩千塊錢的玉鐲,由于‘慧眼識玉’能轉手賣出1萬元的高價”這樣的傳說,于是迫不及待地趟進了這潭深水。
但是,這行的“水”實在是太深,在看過谷茹的藏品后,一位行業協會的人偷偷地冷笑道,“在我看來,她買到的東西真的不怎么樣。”
在市面上做高端翡翠和玉石藏品生意的人,彼此都很熟悉,個別發達的收藏者甚至已經注冊了藏品公司。這些賭石人有時會聚會,談談最近的收獲。大家都知道,真正的行家,不會像谷茹這樣早早地得意,這些人更加謹慎也更具有財力。
高手“潛伏”愛家
賭石圈內,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也在愛家藏品市場開設了自己的展品區,這位資深而神秘的行家,外界只是知道他來自南方的一個城市,是中國最早去緬甸參與賭石的人。
就是這樣一位“潛伏”起來的行家,卻是每年緬甸仰光賭石大會的最大買家。
一年前的夏季,業內人士陳志龍跟隨這位老先生參加緬甸賭石大會。陳回憶說,當時臺上的原石競標情形異常緊張——一塊原石已經歷經多輪出價,但是所有買家都在跟進。
由于翡翠的價格一路高歌猛進,當年緬甸仰光賭石大會再次突破了買家參與人數與成交額的紀錄。賭石這場游戲也變得越來越緊張、刺激。
當然,準確判斷一塊石頭中含有多少成色上好的翡翠,靠的是運氣也是經驗。這一年仰光的賭石大會,有近1萬塊原石出現在各路買家面前,其中究竟是否含有翡翠,各路買家各顯神通。
“這里是緬甸少見的裝修豪華的會場,會場中間有一個大屏幕,大屏幕下面是一排競標的箱子,供買家出價。”陳志龍回憶道。
“緬甸的原石商人非常聰明,他們不會公布各路買家的競標價格,但是會不斷強化緊張氣氛,原先預計價格在100萬元的原石,最終的價格可能要超過1000萬元。”
賭石大會分為兩種競標方式,一種是暗標;另一種是明標。
暗標就是買家各自寫好價格,投到競標箱中,幾天后,賣家會在買家中挑出價格最高的競標人,達成交易。而明標則是,幾個買家現場輪番投票,各自依舊不公布自己的出價,但是由于擔心競爭對手先搶得原石,買家通常會成倍地升高自己的出價。
由于明標的心理戰術能夠幫助賣家獲得一個滿意的價格,所以明標的方式在近幾年得到賣家的青睞。為了能夠獲得好的價格,賣家還會請來“托兒”,幫助競價,制造現場氣氛。
這位老先生作為賭石大會的大客戶,一次性購買了價值3億元人民幣的88塊翡翠原石,這讓來自中國香港、臺灣以及歐洲美國的買家們刮目相看。
就在同一年,國內翡翠的價格已經上漲了40%。老先生選購的翡翠原石同樣創造了上億元的利潤。
國企大鱷進場
但是在賭石圈子內,即便是數億元,也不算是真正的大鱷。
來自新疆的烏斯曼(化名)帶著價值上千萬元的30多塊和田玉原石,來到了北京,每一塊原石上面都被開出一塊小口,以顯示里面包裹著上好的玉料。其中包括一件17公斤的極品羊脂白玉。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在他到達北京的第一個上午,他的“寶貝”們就幾乎銷售一空。
在烏斯曼抵達北京的第一天上午,便迎來了幾位“大鱷”級的收藏家——一個國內知名的金融公司和一家房地產公司。兩家大公司均有備而來,不僅公司的老總親臨現場,兩家企業還分別邀請了各自的藏品鑒別專家。
兩大公司都不約而同地看好烏斯曼帶來的和田玉原石,并暗地展開了叫價。由于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行外資金進入到翡翠、玉石的投資領域中來。比如山東魯能集團,近期也投資了一千萬元購買了一塊玉石,并且還有下一步的投資計劃。一位曾經幫助山東魯能鑒別玉石的專家向記者透露。
這次參與競購原石的金融公司,投資額超過千萬,愛家市場的負責人透露,相比金融市場,投資賭石行業更加刺激,運氣好的話回報更大。而且,相比于國外的藏品市場,中國同類市場還不發達,未來將有更大的潛力。賭石圈內最近風傳,最近泰國一個行業外的買家,投資1300萬元,在中國買走了一批玉石。
北京市工商聯收藏品行業商會的統計資料顯示,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一些翡翠銷售公司的銷售額出現了異乎尋常的增長。“現在看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其他行業的企業參與到玉石翡翠的投資中來。”李洪冰就遇到很多國外的商家前來北京采購玉石。
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消息,很快國內將成立兩個專門的收藏品基金,賭石是其中的重要一塊。
走私客豪聚平洲
在賭石圈子內,即便是有錢、有好眼力,那也不一定是賭石場上的常勝將軍。
每一個參與賭石的“大戶”都必須有自己的一條隱秘的渠道,能夠繞過緬甸海關,因為真正好的原石是不會參加仰光的都市大會的。
好的原石,在緬甸召開賭石大會之前,就已經被中國這邊的買家相中,但是緬甸的規則相對嚴格,要求原石必須通過賭石大會的渠道進行銷售。
所以有人會鋌而走險,把好的原石提前運往國內,而不參加賭石大會,按照緬甸的規定,這屬于走私。
“每個賭石業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隱蔽的渠道。這些渠道的起源基本都是在廣東平洲。”一位行業內的資深人士透露。
原本,玉石在緬甸不值多少錢,因為玉石文化只是在中國才有,后來,平洲商人發現了緬甸的玉石,偷偷運往國內,在國內叫出高價。幾年前,壟斷平洲市場的幾個中國人,發生了利益分配不均的情況,有人把這件事情捅了出來,緬甸政府才開始認真追查。
從那兒以后,緬甸便要求賭石需要進入仰光的交易大廳才能交易。因此,現在做進口原石生意的公司已經沒有過去那么招搖了,但是由于以前留有的渠道,專門做原石走私的人還是會聚集在平洲,這些走私公司在緬甸已經打通了人脈關系,直接用車往來運輸。
“這些賭石的人,會把自己的原石分成幾批交給平洲的走私公司,讓他們通過緬甸海關偷偷運往國內。”上述人士透露,“分成幾批后,可以降低走私的風險。”
賭石客們知道,原石的走私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可是一旦被成功運往國內,基本是穩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