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陷入停滯甚至衰退,珠寶市場更是嚴重萎縮。這些國家經濟徹底轉暖還有待觀察。我國經濟雖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增長速度有些放緩,但總體上仍然實現了遠高于世界平均增長速度的增長。我國珠寶業的外向型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但是內地市場則繼續保持繁榮。
一 、珠寶消費需求旺盛市場繁榮
2009年,我國內地珠寶市場需求強勁,產銷兩旺。上半年,上海鉆石交易所成品鉆一般貿易進口額同比增長12.7%。前三季度,有色寶石銷量同比增長30%。 黃金首飾需求預計全年達400噸,遠超去年的326.7噸。玉石市場基本穩定,高端產品價格微幅上揚。珍珠產品價格較低谷時回升30%~50%。
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一些知名品牌紛紛在大中城市增設營業網點,新增數量超過2500家。很多加工企業年初就在招兵買馬,不少工廠的訂單已接到明年年初。預計2009年內地珠寶銷售將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主要的珠寶消費國之一,許多重要的珠寶產品消費已經居世界前列。玉石、翡翠和鉑金消費世界第一,珍珠產量、人工寶石加工量也是世界首位,黃金消費今年也將超過印度躍居第一,鉆石已經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紅藍寶石、白銀消費也都處于世界前列。
二 、珠寶消費市場仍然潛力巨大
中國內地人口眾多,地域廣闊。截止2009年6月份,我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56.6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02%。同時,居民消費也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0.3%。隨著內地醫療、養老保險等社會福利制度的不斷完善,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將會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城市是珠寶消費最重要的市場。中國有近3000個縣,有相當規模的城市達655個,其中100萬以上人口的大型城市就有近200個。廣大農村地區市場還遠沒得到應有的開發,發展空間廣闊。
還有中國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等等一切都為內地珠寶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預計十年后,中國內地珠寶市場的年消費額將達到4000億遠人民幣。
三 、產業發展日趨成熟
如果說,內地珠寶市場起步之初,只要你生產了產品,就能賣出去,那么現在主流市場已跟你說“不”了。隨著競爭的加劇,市場在工藝、設計以及文化理念方面都對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必須不斷挖掘、創新珠寶文化,吸收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元素,針對不同群體的特定需求,打造自己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內地消費者現在購買珠寶飾品,價格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只要你的產品設計新穎,款式獨特,工藝上乘,能夠表達特定的情感訴求,消費者是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的。
適應競爭的需要,內地企業的品牌意識大大增強,在創新文化內涵、提高工藝和設計水平方面,在營銷人員培訓、客戶服務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品牌建設的一個直接成果就是優質品牌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這也是一個行業走向成熟的表現。
可以說,從單純地賣產品到賣工藝、賣文化、賣服務,是內地市場最可喜的一個變化。它意味著一個行業從分散到集中的轉變,從聚焦價格戰到注重品牌的轉變,更標志著一種行業從量到質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