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籌——鐘表
自從手表問世,高檔的名表就成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當表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于計時,它彰顯身份、身價、地位的作用就開始凸現出來。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寶珀、萬國、伯爵、卡地亞、積家、勞力士、芝柏等品牌,名表擁有的不僅僅是高質量機芯及經典外形,還帶來歷史價值和收藏意義,華麗轉身變成投資藏品。
拍賣市場上,名表的交易一直都不冷清,尤其是今年4月,在香港地區的名表拍賣會上,一塊百達翡麗珠寶群鑲方殼手表在被多次競爭之后,拍出了278萬港元的全場最高價。勞力士、江詩丹頓等名表也受到藏家的追捧。沈陽的名表拍賣雖然不多,但是名表收藏對于沈陽人來說并不陌生,如同藍籌股一般的名表早已經是很多人心中的最佳投資品。
名表收藏愛好者張先生告訴記者,藏家收藏的表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手表,二是懷表。東方人更喜歡收藏手表,歐美人則傾向于收藏懷表。兩種表主要的價值體現在機械技術和歷史文化淵源。瑞士的手表工藝往往都是商業秘密,出產的名表甚至可以成為一種潛在的通貨,可以直接兌現。
投資名表首選市場認知度高的世界名表,國產名表價格雖然在近幾年也有上升,但是始終不如世界級名表更具備收藏潛力。其次要考慮限量生產的名表,稀缺性對于名表收藏來說同樣重要。一般來說,功能越復雜的名表價格就會越高。同一品牌當中,年代越久遠、數量越少的表升值空間越大。對于現代的名表來說,具備精品要素的限量版手表升值潛力同樣不可小視。制作手表的金屬越名貴,手表的價值越高。同等條件下,異形手表比常規手表要貴,比如長方殼的比方殼的貴,三角的就比方形的貴。
“白馬”——珠寶
金融危機對于很多市場都有很大影響,但是對于珠寶市場來說,高端產品已經成為財富的避難所。據中正拍賣行資產拍賣師史先生介紹說,珠寶拍賣一直都是拍賣市場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高端的可以作為收藏級別的珠寶,比如翡翠、鉆石等等,金融危機對其價格影響幾乎是不存在的。因為放眼全世界,稀有的、保值性強的珠寶才會被進入到拍賣市場進行交易。而這些高端商品,一旦進入到藏家手中,幾乎就等于從此銷聲匿跡不會在市場上出現了。
史先生表示,珠寶收藏對于初入行的投資者來說,做足功課才是買到可以保值增值品種的關鍵。珠寶收藏應該少而精,因為珠寶收藏是以質取勝的。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三類珠寶是鉆石、翡翠和有色寶石。其中,鉆石更適合初級投資者入手和交易。因為鉆石市場更加具有國際性,在價格、等級的劃分上,已經有一套嚴密、科學的認證體系。而翡翠等一般是在亞洲地區更受青睞,但是等級劃分卻不那么一目了然。
潛力板塊——酒
一串葡萄在壓榨之前僅僅是一種水果,在壓榨之后就可能成為一種投資品。時下,不少紅酒愛好者已不滿足在特別的商務和私人場合,開啟一支珍藏已久的、專門定制的紅酒,與客人一起分享所帶來的驚喜。
現在各種名牌進口紅酒的價格不斷上漲。作為紅酒中的頂級品,“拉菲”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支的價格在1500元左右。而現在,1970年釀造的6公升“拉菲”的市場價已超出10萬元人民幣。
紅酒不僅可以喝,還可以用來投資。據了解,法國波爾多地區的10種年份葡萄酒,收藏3年的回報率為150%,5年的回報率為350%,10年的回報率為500%。這大大超過道瓊斯和標準普爾指數成份股的同期增值速度。
購買實物紅酒,需要用時間來沉淀,紅酒的升值潛力被“醞釀”成為產品的時候,升值時間就大大縮短了。
2008年7月10日,某國有銀行、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聯合推出君頂酒莊紅酒收益權信托理財產品。據稱,該產品是國內首款期酒概念的理財產品,邁出了探索實物消費與投資理財創新結合的一大步。此次紅酒收益權信托理財產品將面向該行的私人銀行客戶和優質個人、法人客戶發行。據客服人員介紹,本次期酒理財產品以1桶為1個認購單位,期限為18個月。對于國內的葡萄酒愛好者來說,從這時開始,葡萄酒已經正式轉變為一種投資品。
據理財師于若茵介紹,今年各銀行在全國各地發行的紅酒類理財產品就超過5款,其中大部分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在國外有的銀行經常做階段性收益的理財產品。紅酒也是一樣。需要對紅酒本身有一定了解,要對投資期間紅酒的走勢做判斷,同時還要有該紅酒的消費情況。于若茵表示,“現在理財產品的收益不太穩定,所以這種另類的投資也是開發新產品的很好途徑。法國的興業銀行曾經做過葡萄酒基金,據說收益相當不錯。”
于若茵說,無論是紅酒、白酒還是藝術品理財產品都不適合普通投資者,因為這類產品對于投資者的經驗要求比較高。
題材概念——包、服裝
“我們的每件衣服在第二年甚至是第二個季度都會向上調整價格。您現在購買,等于是一種投資。”和記者說這句話的人是沈陽中興商場中某品牌的服務員。服務員表示,該品牌每年的漲價幅度在10%左右,越早買,就相當于越早升值。事實上,如果因為服務員每年漲價的這句話就購買一件大衣或者一個包包作為投資品,那你肯定是沒有弄清楚什么叫做升值。
只有購買的商品,在賣出時高于買入的價格,才可以稱得上升值。普通的手袋和服裝都屬于消費品。即便是放著沒有使用,同樣不會賣出高價。只有某些國際頂級奢侈品牌的限量版作品,更因為具有選材考究、限量投放、名師設計的特性而在市場上身價倍增,這才給人造成買包、買衣服如投資的印象。
投資皮包、服裝就如同在股市中尋找一只題材股,那需要相當的眼光。金融危機之下,不少品牌會出現折扣現象,商品已經直接掉價,即便是限量版也會因為太多的流行元素而顯得過時。只有全世界都認同的經典款式才具有上漲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