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辦還是自辦 權衡婚慶成本
“結婚一般涉及到的消費項目大致是:拍婚紗照、買珠寶鉆戒、購買或者租借婚紗禮服、辦酒席、請婚慶公司、蜜月旅游,另外還要購買喜煙、喜酒、喜糖等。如此多項的支出如果不提前做好預算,很容易超支。”一對新人對記者說。
近來,越來越多的新人愿意把婚期定在每月的6日、8日、18日或者28日,認為這些都是好日子,諧音“發”。同樣,將婚期安排在“五一”、“十一”、元旦、春節,似乎也成了結婚選日子的標準日期。
不過,這些“高峰”時間段宴會場地、婚紗禮服、禮車以及捧花的價格都在隨之飆升。因此,業內人士建議,如果消費者不想因此多花錢,可以選在結婚淡季,如1、2、7、8月。如果婚期不想改動,不妨將婚宴安排在中午舉行。有些酒店的午間筵席會有八折左右的折扣。
一些大辦過婚事的“過來人”則提醒,對于在婚禮安排上都全權委托婚慶禮儀公司的新人來說,選擇婚慶公司時,各項服務的細節都要詢問清楚,簽訂合同越詳細越好。通常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婚慶當天布置場面因為缺材料而臨時加錢,有的婚車也需臨時更換、加錢才能解決,還有就是,一般婚禮中的“攝像費”一項,并不包括后期剪輯、制作VCD等,也是需要額外加錢的。
也有不少新人不打算請婚慶公司,這樣盡管要費不少精力,但由于沒有了婚慶公司賺取中間費用,能省下不少開銷。不請婚慶公司時,除了婚慶用品等需自己采購外,婚慶人員一般就從網上招聘,另外化妝師、司儀等等也要自己逐個進行比較,這樣才能得到合理的“性價比”。
同時,業內人士建議,“準婚族”在婚前必須做出一個預算,確定婚禮的規模以及花費的總額。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出每個部分所占總錢數的比例,然后再根據這個預算結果去確定合適價位的支出項目。不過,通常多數婚禮舉辦后都會比預算超出約10%左右,而這部分超出的錢也必須要預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