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 Hu于1977年出生臺灣,從小便跟隨其從事寶石經銷生意的父親到世界各地尋找稀世珍寶。從小便展露極佳藝術天分的Anna Hu曾夢想做一名優秀的音樂家,曾獲得多項全臺灣大提琴演奏大獎,并前往全美知名音樂學校深造。肩部肌腱炎迫使Anna放棄成為專業大提琴手的夢想后,她將全部的專注和精力轉向了珠寶設計領域。在獲得了美國寶石學院GIA的寶石鑒定學位G.G.(Graduate Gemologist)以及帕森斯設計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珠寶相關領域雙碩士學位后,Anna在佳士得,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和哈利·溫斯頓(Harry Winston)工作。正是在哈利·溫斯頓工作期間,Anna遇到了賦傳奇色彩的珠寶設計師Maurice Galli,他將Anna收作唯一的弟子,并鼓勵Anna開創自己的事業。2008年12月,31歲的Anna在紐約皇家城堡飯店開設了Anna Hu頂級藝術珠寶精品店。現在,Anna每年創作不超過30件頂級藝術珠寶,以供全球私人收藏。
這位有“珠寶界畢加索”美譽的Maurice Galli這樣評論Anna,在他60余年的生涯中,從未遇到過像Anna這樣天賦稟然,擁有橫跨藝術、音樂、寶石學以及設計領域“D色無瑕”(Dflawless)水準的訓練及知識的人才。Anna創作珠寶的靈性如同一位音樂家完美的音高辨別力(perfectpitch),是天生的,是存在于她的血液中的。
這就是以嚴謹著稱的佳士得史無前例的支持Anna的原因。通常參展的設計師若尚未得到絕佳的國際知名度,佳士得只會對其拍品作簡單說明。通常參展的當代珠寶設計師需要經過漫長的不掛名時期,到掛名于拍賣目錄末頁,直到獲可信的拍售記錄之后,佳士得才會小心翼翼地將設計師簡介放于作品旁邊。與大多在亞洲的珠寶設計師為換取掛名而不得不出讓作品股價權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語,年輕的Anna Hu首次參展就受到佳士得藝術大師級的禮遇,足見其在當代珠寶設計界的地位。
其實,Anna Hu的設計已在最高端的海外市場受到追捧,不僅好萊塢與紐約的名流望族是她的忠實擁躉,如麥當娜(Modanna),德魯·巴里摩爾(Drew Berrymore),Jada Smith,Debra Messing,Lucy Lu,中東地區顯赫皇族也專門向Anna定制頂級藝術珠寶。而受到佳士得如此推崇,仍讓Anna倍感振奮,如她所言,“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強烈的動力,將畢生投入至愛的珠寶設計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