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第三屆全國文化紀念品博覽會暨2009中國圖書館圖書設備采購大會將于10月16日——18日在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世界宗教文化產業集團將在此期間組織“海外遺珍回歸展”,展出部分唐宋明清海外遺珍瑰寶。像北宋時期的影青瓷斗笠碗,明嘉靖年間的青花五彩魚藻紋將軍罐,唐晚期宋早期的雙耳尊等,均是世界宗教文化產業集團多年來從海外搜羅并重金收回的一批流失海外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品瑰寶。(人民網 張磊 陶濤)
第三屆全國文化紀念品博覽會(以下簡稱為文博會)將于明天在安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從昨日開始,來自海內外各地的參展商陸續抵達合肥,并開始忙著布置各自的展位。展館里是啥模樣?展館內又有哪些“寶貝”呢?昨日下午,記者提前來到會展中心進行探訪。
海外遺珍國內首展
唐宋至清朝時期的精美瓷器、齊白石與張大千的名作,這些曾經流失海外的藝術珍品將在10月16日至18日的文博會期間回到祖國,在文博會現場實現國內首展。這些海外遺珍是由皖籍華人經多年收集之后帶回故里的。
在昨天的文博會“海外遺珍回歸展”新聞發布會上,記者有幸目睹了雍正年間的“資胎琺瑯彩開光鏤空團龍紋菊花三嘴葫蘆瓶”和乾隆年間的“萬字底花草紋連體包袱瓶”兩件珍貴文物。皖籍華人黃信銘先生小心翼翼地捧著這些來之不易的寶貝向記者展示。
據悉,此次請進文博會的珍品包括從唐宋至清朝的十件精美瓷器文物,以及幾十件書畫珍品,包括藏詩于畫的“關帝詩竹”、宋美齡的國畫、蔣介石的書法、齊白石和張大千的名作等等,均是在祖國的首次展出。
木雕珠寶爭奇斗艷
在展館的北側,幾名木雕參展商正忙著拆解他們的“寶貝”。只見一人多高的彌勒佛、觀音菩薩等木雕均被裝在木匣子里,參展商正用鐵錘將木框拆開。據了解,他們都是來自福建的木雕商人,這些木雕均為大件物品,而且木雕的材質均為香樟。這些木雕的價格也非常高,一件要賣數萬元,最貴的能賣到幾十萬。
除了國內的參展商外,一些外國商人也提前趕到展館內布展。在場館的西側,記者見到了幾名來自緬甸的參展商。在他們的展位前,已經掛起了巨幅的珠寶玉石大海報。展位中間堆滿了十幾個上鎖的箱子。老板告訴記者,緬甸主要以玉石聞名,這次他們帶來了不少貴重的緬甸玉石以及珠寶,而這些寶貝就藏在箱子里面。老板說,之所以這么早趕來,為的是能盡快布置好展位,盡早開張營業。“希望能在合肥掘到金子。”老板操著熟練的漢語樂呵呵地說道。孫晨 項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