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桌用煙盒,1927年卡地亞巴黎
材質為金、銀、珍珠層、各色瓷料、紅色、黑色及銹色琺瑯和硬橡膠,瓷質側板的創作靈感源自中國古代的蟋蟀盒。
所謂靈感無國界,除了汲取埃及文明的豐富元素,卡地亞亦沉浸于對印度、波斯及中國藝術的不懈探索。遙遠的東方,尤其是中國的佛陀、祥龍及麒麟帶給卡地亞無盡的靈感與想象。這些源自中國的材質、意象、符號、神明讓卡地亞的珠寶大師們欣喜若狂。
卡地亞以其珠寶專家極具創意的眼光將中國這個古老東方國度的內在美一一重新審視。這件富饒中國風格的煙盒創作于1927年,色澤豐潤的中國珍珠貝母使整個作品熠熠生輝,而鑲嵌其中的珊瑚、祖母綠、藍寶石或綠松石更與珍珠母交相輝映,編織出燦爛奪目的圖景。
世界向卡地亞敞開懷抱,卡地亞也以開放的理念融入世界。基于相互的尊重和信任,位于巴黎和平街的卡地亞與聲名顯赫的印度客戶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1926年至1928年間,卡地亞位于波斯的工作坊以純粹的裝飾藝術風格,為印度帕蒂亞拉(Patiala)土邦主重鑲再制了一款極其奢華尊貴的項鏈珍品。其間,卡地亞還從那些雕有花卉和葉片的印度傳統寶石中得到啟發,從而孕育出經典的“水果錦囊”(Tutti Frutti)珠寶設計風格,至今,它仍持續不斷地滋養著卡地亞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