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購物節重點活動的“上海國際黃金珠寶節”,推出的今秋流行飾品“金鑲玉”系列作品,在讓人耳目一新之余,又無不感受到當今的時尚飾品在悄然“變臉”。9月18日由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在外灘老碼頭舉辦的一場“模特秀”,讓人領略到“金鑲玉”作品光彩而迷人的魅力。
如詩如畫的作品誰不喜愛?《鶴舞》金鑲玉掛件,在精細纏枝的千足金項鏈上,用幾塊名貴的和田白玉、翡翠和水晶鑲嵌著一只黃金雕琢的金鶴展翅翩翩起舞,玉色金色相映跳躍,伴隨著鶴舞讓人有一種“歲月如金、陽春如麗、鶴舞九天、心隨飛翔”的快感;《在水一方》是一款“金鑲玉”項鏈和手鏈相配套的作品,只見千足金的鏈絲上夾帶著點點滴滴的白玉掛珠,形成一條條水鏈奔瀉而下,在正中的白玉平安扣掛件的圓心,恰到好處地鑲著一顆碧綠欲滴的翡翠,其形其色其美,讓人不由想起這樣的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如詩如畫的“金鑲玉”作品,在金秋的上海購物節,讓人目不暇接。
如果說,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人們首次發現在金牌上鑲嵌著中華美玉,那么,追溯到上個世紀的30年代,在上海珠寶業的藝人中,人們已經發現了“金鑲玉”起源的足跡。在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查到的歷史檔案中,曾記載著一位來自福建莆田的張姓老人當年在申城創建“華昌張記鑲嵌首飾”,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被明確無誤地列為上海“金鑲玉”手藝的稀有人才。如今老人的嫡孫張國王先生創建的香港“華昌首飾”的品牌,讓“金鑲玉”工藝又回到了上海,而且如詩如畫地唱進了人們心扉:掛件《系緣》表現“緣系三生,情義無限,用心許你,今生今愛”;水晶K金鉆石掛件《禪心》更讓人心悟“萬物寂寥,乾坤清澄。愿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千足金與黑瑪瑙鑲嵌的掛件和戒指《暗香》,觀之有如“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白日晝夜,香氳如一”;還有“金鑲玉”作品《傾城》《知音》《歡顏》《金石和鳴》……無不如詩畫般美麗和諧,滋潤心田。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上海購物節中的“金鑲玉”,讓多種材質的精美藝術性的結合,使時尚首飾又一次悄悄“變臉”,人們可能會從此擺脫傳統的對首飾材質的單一追求,而尋求更新更美更為時尚的首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