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紅色收藏展將在深圳博物館老館舉行
1932年湘鄂贛省工農銀行發行的錢幣
解放戰爭時期發行的錢幣
長城銀行發行的100元流通券
從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開始,到1948年12月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20多年的革命史,100多家發行單位,1500多類品種,一段紅色政權的成長歷程。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大慶的臨近,深圳藏家楊傳耕收藏的400多枚紅色政權發行的貨幣漸漸浮出水面。
9月29日至10月21日,由深圳市收藏家協會和深圳博物館聯合承辦的“風華六十·紅色春秋”——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紅色收藏展將在深圳博物館老館舉行。作為深圳市收藏協會會長,楊傳耕把他的“紅色家底”全部拿了出來,400多枚紅色貨幣將組成“星火燎原”——紅色政權貨幣展區。
紅色情懷高于經濟價值
在深圳收藏圈里,許多人都知道有一位專門玩銅鏡的藏家青峰泉,知道他的銅鏡收藏頗具規模。其實青峰泉就是楊傳耕,除了青銅器收藏之外,楊傳耕多年來一直專注著另一個主題收藏——紅色貨幣收藏。從上世紀90年代初第一次接觸到紅色錢幣后,楊傳耕敏銳地發現,紅色貨幣收藏是一只極有成長性的“潛力股”。
“那時候我還在玩古錢幣。”回憶起當年看見第一枚紅色錢幣時的情景,楊傳耕說:“那是在1991年,有一天,我在深圳書城門口與行家交流古錢幣,一位江西來的行家突然拿出了一枚根據地發行的布幣。這枚紅色根據地發行的布幣品相非常好,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它勾起了我想去研究一下中國革命成長歷程中貨幣的流通過程了解一下那個特殊年代下的貨幣戰爭。我們這一代人,與共和國一同成長,紅色貨幣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中國革命的發展歷程,把它們收齊了,精神價值遠遠大于經濟價值。”楊傳耕回憶說,“我的紅色貨幣收藏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