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所有的寶石原料采集到后都必須經過加工處理,才能制作成各種精美的裝飾品從而身價百倍呢。
實踐證明,各種寶石原料都必須經過車工工藝處理,方能顯示出其完美的品質。什么是車工工藝呢?它是指寶石的款式設計和原料的切割,以及車磨、拋光等獨特的加工工序。為了增添寶石造型的完美,使其光彩艷麗,對半透明和不透明原料,要借助于一定的款式并進行拋光,增加光線在寶石面上的反射和聚光強度,達到觀賞的最佳效果;對于透明寶石原料,不僅要磨制出多組高度拋光的小面,而且更需要嚴格確定小面的對稱型式和協調(包括精確的角度、方位和大小等),才能增強光線進入寶石內部后的折射、全反射和聚光的強度,出現最佳光學效應。
寶石車工工藝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蛋圓寶石型車工工藝;另一類為小面型車工工藝。
蛋圓寶石型車工工藝又可細分為三種:
1.簡單形蛋圓寶,具有單圓頂弧形的曲面,底部平坦。
2.雙凸形蛋圓寶,具有雙圓弧形曲面,兩面對稱。
3.中空形蛋圓寶,頂部為凸起的圓曲面,下部為凹陷曲面,呈內凹中空的款式。
以上三種款式適合于不透明和半透明寶石原料。特別是第三款,更適合于暗色或深色的寶石原料,可以使光線轉移,使寶石的光澤更為鮮艷奪目。
應用小面型車工工藝適宜加工制作透明寶石原料。小面就是寶石原料加工時使飾品正面和反面都有小的光面。小面在寶石車工工藝中稱為“翻”。
翻型款式的種類主要有兩種,階梯形和鉆石形。
階梯形款式又進一步分為玫瑰形、祖母綠形、桌形和剪刀形。
鉆石形款式是加工金剛石最常用的一種寶石車工款式。標準鉆石形款式車工要完成58翻,頂部33翻,底部25翻。標準鉆石形改進款式有梨形、卵形和橄欖形。現代鉆石形的古老款式有古礦形、歐洲形和古墊形等。
通常,寶石車工加工時“翻”的角度與寶石的折射率的大小有關。如寶石的折光率在1.40-1.60之間,則頂部角為40°-50°,底部角為43°;如折光率在1.60-2.00之間,頂部角為40°,底部角為40°;折光率若在2.00-2.50之間,頂部角就為30°-40°,底部角為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