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人們都躲在電腦屏幕前面瀏覽網頁、聊天、交易、理財,大街上的商店都倒閉了,人很少,最多的一類人就是快遞員,他們把人們需要的商品直接從工廠快遞到家里。那時,快遞員是最令人羨慕的工作,因為他們主導了人們的生活。”這是全國電子商務配送高峰論壇上一位嘉賓對未來快遞配送業的大膽想象。
雖然想象有些近乎科幻,但折射出了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業的廣闊前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全國的物流快遞企業競爭十分激烈,包括順風快遞、申通快遞、EMS(郵政快遞)、城市快遞……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給物流配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但目前物流配送業也存在運營能力差、網絡覆蓋率及安全性低,以及電子商務公信力不高等因素,已經成為制約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業發展的瓶頸。
到2050年,人們都躲在電腦屏幕前面瀏覽網頁、聊天、交易、理財,大街上的商店都倒閉了,人很少,最多的一類人就是快遞員,他們把人們需要的商品直接從工廠快遞到家里。那時,快遞員是最令人羨慕的工作,因為他們主導了人們的生活。”
奢侈品也來玩網購
“啊?還真有人在網上買鉆戒啊?”昨天,網友張馳聽說有人在網上買鉆戒,嘴巴張得大大的,她表示一直都不相信有人敢在網店買鉆戒等奢侈品。
實際上,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商品加入了電子商務的行列。現實中的雜貨店、大賣場、專賣店、跳蚤市場,已一一在網絡上找到了對應,就連高級化妝品和奢侈品也在玩網購。網上買賣鉆戒,乍一聽夠刺激,不少人曾經對網上珠寶店會有市場表示懷疑,但網絡珠寶店卻十分“吃香”。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其領域也逐漸向高端產業延伸,有網友甚至說,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連看房、在線支付房款也會變成現實。
例如當當網,2008年初每天的訂單量還不足兩萬單,到了2009年5月份,每天的訂單量便已猛增至8萬單,這一數字令當當網自己都驚訝不已。與此同時,商務部的一組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電子商務總額達3.1萬億元,同比增長43%;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89.9萬億元,同比增長19.5%。
在金融危機面前,當人們捂著錢袋子過生活時,電子商務竟然一枝獨秀地雄起了,成為了金融危機一片肅殺氛圍中的熱行業,大有危機救世主的派頭。“經濟危機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縮短交易的鏈條和層級,使生活和工作效率更高。”一位電子商務資深業內人士如此概括說。他大膽預測,B2C終將成為電子商務的主流,這是一個十足龐大的市場,盡可以展開想象。
記者在采訪發現,目前全國的物流快遞企業競爭十分激烈。而提及全國性的速遞網絡,當然繞不開中國速遞服務公司(EMS),如果論網絡的覆蓋率和安全性,非EMS莫屬。但EMS一直飽受埋怨,特別是代收貨款的回款周期過長。
實際上,不僅僅是EMS,物流快遞整體上存在著“信息化水平低、抗風險能力弱、操作規范度差、管理方式粗糙”等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是電子商務總額增長速度高于物流總額增長速度,物流這輛車,被電子商務遠遠甩在了身后,如此一來,常常影響到了電子商務企業的現金流。
在杭州工作了多年的王小姐是個生意人,由于生意比較忙,所以常常沒有時間出去購物,最近她迷上了網購。前不久,她在淘寶網上買了些日用品和幾件衣服,幾天后仍不見郵件。按照當初賣家的承諾,同城快遞件24小時內就能送到,王小姐算了算,應該早就到了啊。次日晚上,吳小姐再次和賣家確認,但賣家仍表示郵件早已發出。一個星期后,貨物還沒有收到,王小姐不得不取消了這筆買賣。
一方面是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一方面是“短板”的物流配送,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該何去何從?
據了解,我國還沒有一家真正為電子商務服務的全國性配送公司,專門為電子商務服務的物流配送企業,則更是鳳毛麟角。許多電子商務企業,正在嘗試建立自營的配送體系。
“我不太看好自建配送網絡,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仍然應該是電子商務配送的發展方向。”一位網絡物流總監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說。
業內人士表示,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是市場經濟中的分工協作,參與電子商務交易的供方把物流委托給專業物流企業,專心于電子市場的開拓和商務效率的提高,而物流配送企業,則對電子商務交易中供求雙方的所有物流活動進行全權代理,充分利用現代物流技術為客戶提供服務。
“無論電子商務企業和物流配送企業如何看待,物流配送始終是完成電子商務交易的最后一米,角色越來越重要,由跑龍套的,漸漸當上了主演。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物流配送業逐漸成為傳統行業中增長的佼佼者,因此,眼下的一切委屈,對物流配送業來說只是‘幸福的煩惱’罷了。”有關專家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