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推出“輪時代”
展現機械與功能之美
國產機械表遭遇過兩次嚴重沖擊: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日本石英表和電子表的流入,一次是上世紀90年代末,瑞士表以領先的技術和品牌優勢,大面積搶占市場,導致全國38家手表廠停產,大批從業人員失去崗位。至今,進口品牌仍然擁有絕對優勢。縱觀2008年,國產品牌銷量占中國手表市場銷售總量的70%,進口品牌占30%,而銷售額卻正好調個。最近幾年,海鷗、依波、飛亞達、天王等中國一線鐘表企業,一直努力通過技術、設計上的突破,跟上國際高端機械手表的發展。
在今年的展會上,天王表推出了獨具特色的“輪時代”機械表系列,其有如輪船動力艙的鏤空機械機芯,為天王機械表注入了全新的文化格調與內涵。飛亞達的“攝影師”機械表系列特裝展間,將腕表與攝影概念跨界結合,也吸引了消費者駐足。
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陶立介紹說,目前依波表的機械表銷售比例已從原有的10%升至40%左右,“相信這個比重還會越來越大”。他說,“相比以前的三根針與日歷這種基本功能,消費者現在更關注是否有秒表、能量顯示和日月星辰等特殊功能。”
天霸表“王者歸來”
注重品牌經營與文化傳承
展會上,離開深圳多年的天霸表“王者歸來”,演繹了一段品牌佳話。
誕生于1982年的天霸表,是深圳第一個暢銷全國的知名品牌。從1983年至1995年,連續12年占據中國鐘表行業銷售冠軍位置,是中國新生鐘表行業的領軍代表。此后,天霸表被珠海一家企業買走,今年,深圳一家專門做OEM的鐘表企業斥巨資將“天霸表”買了回來。深圳市天海霸鐘表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一軍說:“做鐘表就要做品牌。”
談到品牌,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陶立說,目前,國產表最大的競爭優勢還是在性價比和售后服務上。而品牌建設方面,“瑞士積累了200多年,我們剛20年,只要我們方向不變,品牌的價值一定會越來越高。”本報記者 深圳報道
聲音
深圳市鐘表行業協會會長
飛亞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徐東升
平均消費近2000元重慶市場潛力很大
對重慶市場而言,盡管在對品牌的認知度方面還有待提升,但目前重慶近2000元的平均消費與飛亞達的全國平均消費基本持平,在我看來重慶市場的潛力是很大的。
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陶立
重慶是進步最快的市場
重慶是我們進步最快的一個市場,去年完成了銷售指標,今年更是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計劃。重慶的終端零售情況一直很好,個體和單位的消費者也發展很快。重慶的消費者層次處于中檔,平均消費我們的產品在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