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年代陳志霞從學校畢業時,那陣兒正流行一句話,“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她說,那時企業工人都比學校老師受歡迎。而對于本次調查結果,陳志霞認為,總體的擇偶標準其實并沒有太大變化。“總體上,最受歡迎的還是當下職業聲望、社會待遇和地位都比較高的職業。擇偶傾向和整個社會評價都有關,也和時代背景有一定關系。”
65.8%的人認為新時期好青年的共同特點是“積極上進”
《我的青春誰做主》的播出已告一段落,劇中三位單身男卻一直讓眾多女孩津津樂道。在問到“假如從周晉、高齊、方宇中選擇一個做男友,你會選擇誰”,調查中33.3%的人選擇“率真執著的方宇”,27.7%的人選擇“有款有型的成功人士周晉”,15.3%的人選擇“活雷鋒”高齊,12%的人表示“都會喜歡,難以抉擇”。
把這部劇一口氣看了兩遍的山東大學研究生李曉就覺得很難抉擇。她認為,周晉、方宇、高齊身上,其實有很多相似的閃光點,這些正是所有好男人的共性。
什么是新時期好青年的共同特點呢?調查中65.8%的人認可“奮斗型,積極上進”,59.3%的人認可“人品好,有自己清晰的底線”,47.3%的人選擇了“既重家庭也重事業”,38.8%的人表示是“有極強的抗挫折能力”。
最近這兩年熒幕上的好男人還真不少。北京師范大學的李諾一口氣就舉出了仨,《大生活》里的柳東、《潛伏》中的余則成和電影《畫皮》里的王生。在她看來,生存在社會底層卻書寫著“大生活”的柳東,像“深海”一樣彰顯情懷和信仰的余則成,能抗拒漂亮的小妖精恪守夫妻大義的王生,都是值得愛的男人,都十分有魅力。
“一部影視作品受歡迎,一定是跟時代的精神氣質緊密相連的。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追求什么、偏好什么都會到影視作品中尋找。”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陸紹陽認為,影視劇人物形象是現實社會人們精神氣質的映射。柳東、余則成等之所以廣受認同,除了他們貼近現實中的人,更為重要的是,讓人們看到了勇于擔當、隱忍堅強、有犧牲精神、能苦中作樂與人為善的人格氣質。而這些其實都是我們中國人一直推崇的“一家之主”的美德。
榮小舟心目中的優秀男性典范是谷歌中國區總裁李開復。理由并不是他事業有成,而是“他溫文爾雅、有內涵、聰明、理性。最重要的,他對家庭傾注了很多的愛。據說他女兒房間天花板上有一片小星星,是他親手一個一個貼上去的”。
如今什么樣的男性可以算作成功人士?本次調查發現,“顧家,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成為首選,77.9%的人選擇此項;其次是“給家人足夠的保護”(71.2%),這兩項選擇率遠遠高過之后的“有社會地位,受人尊敬”(50.4%)、“職場精英”(42.6%)、“在社會上吃得開,有很多朋友”(33.1%)、“有房有車”(24.2%)、“腰纏萬貫”(6.5%)。
在大學教師元雄看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就是成功。“我自己就是‘小富即安型’。去年我的計劃是買套房,實現了;今年我的計劃是申請一個項目,考博士,還有生小孩。計劃正在一個一個地實現,我覺得這就是成功。”
“成功的定義正在大幅度擴張。”心理學家張怡筠提出,傳統的成功就是指良好的職業、穩定的收入。在當下,成功的定義還要加上幾項:第一,你的身心是否健康;第二,是否有一種平衡的生活狀態——有工作,也要有休閑,有職業,也要顧家庭,有物質基礎,也要有很棒的心靈。“今天如果你給我兩個男人,一個人是上市公司的老總,然而談吐無趣,對生活也沒有其他的追求;另外一個是一般的中上層白領,對生活有品位有追求。我認為后者才是現代成功男士的典范。”
本次調查還選出了公眾眼中男性魅力的關鍵詞,依次是:“自信、獨立”(80.8%),“沉穩、負責任”(70.0%),“善良、孝順”(68.0%),“聰明、有才華”(67.3%),“體貼、專情”(64.6%),“堅韌、抗挫折”(57.4%),“樂觀向上、敢愛敢恨”(56.1%),“勤勞、能干”(56%)。排在最后的是“陽剛、帥氣”(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