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國際知名金融、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做客第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寶安中飾珠寶創意中心分會場,分享《珠寶產業本質與發展》,全場座無虛席掀起文博會寶安分會場的又一高潮,深圳市愛迪爾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中高層及全國近200多名加盟伙伴全程積極參與。
珠寶產業本質
郎教授首先與大家分享了幾組數據:
金融危機始發至今,
美國汽車銷售下滑40%
我國汽車銷售上漲18.5%
國際知名品牌LV銷售下滑7%
GUCCI銷售下滑5%
國外珠寶類消費下滑41%
酒類消費下滑12%
化妝品下滑11%
而國內珠寶等奢侈品銷售卻一路飄紅,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想了解原因得先弄清楚這些市場變化的本質,弄清楚珠寶產業的行業本質!
2003年至2006年期間,當地政府大興城市建設、修路、修橋,大力拉動各地的招商引資,借貸消費形成經濟泡沫,使得制造業產業投資環境惡化、產能嚴重過程,投資者顧及風險不再做實體經濟,資金轉移至虛擬經濟,股市、樓市火熱,這是我國經濟面臨的第一個困境。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政府撥款4.58萬億扶持,60%用于國家建設,40%用于企業信貸,其中僅13%撥于私企,而大部分撥于大型國企。如此政策后,又形同第一個困境后的循環,成為我國經濟面臨的第二個困境,導致最近國內股市、樓市有所回暖,北京、上海、杭州地產回升尤為明顯。
投資環境惡化、產能過剩為兩次困境的本質原因,介于對通過膨脹的恐懼,投資者不愿意再投資實體,所以出現了大家所看到的穩定的國內市場經濟,消費名表、名車、珠寶首飾等,樓市、股市、汽車、奢侈品的資金來源均源于此本質原因!
珠寶行業的發展
郎教授將珠寶產業的企業發展目標比擬成金字塔(如下):
第一層以國際百年知名奢侈品卡地亞、蒂梵尼為代表,第二層以口碑、品質經營的國內周大福、謝瑞麟為代表,第三層以目前羅湖水貝的珠寶企業為代表,從第三層做到第二層,非常簡單,只需要做到高效整合,而從第二層做到第一層,則需很長的時間及一定的戰略!
第一層的企業均有較好的品牌文化、品牌聯想。如,國際知名運動品牌耐克的品牌聯想就是“一切皆有可能”,郎教授講國內運動品牌李寧的早期市場廣告投放為案例,深刻分析出了市場廣告投放與品牌定位的重要關系。
兩個半小時的分享,郎教授并沒有直接道出珠寶產業的未來發展之路,而是通過服裝設計等一列小案例為大家做了分析,尤其針對目前整體經濟環境所面對的壓力告訴大家,風險即是機遇,每次大危機中總能帶來新的機遇,例如國際知名香水迪奧就誕生于早年法國的“水危機”。
此次《珠寶產業本質與發展》論壇上郎教授的分享雖未能直接告知答案,但對參會人員投資理財、產業發展、市場判斷等方面均有很大啟發,會議在一片掌聲中圓滿結束!
(源)愛迪爾珠寶記者:彭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