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期間,寶福李朗珠寶文化產業園鎮園之寶——翡翠香山九老圖山子在文博會寶福分會場開幕式上正式亮相,將本已精彩紛呈的開幕式活動推至高潮,可謂是驚艷一時。參會者慕名而來,除了驚嘆咋舌,更是開起了“價格討論會”——這尊寶貝到底值多少錢呢?這個問題就像謎一樣圍繞著現場的每一位朋友。
中國素有“玉石之國”的美譽,中國人更是把玉看作天地精氣的結晶,而玉之特性也被喻為君子德行而加以頌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含蓄而內斂的民族性格,使得隱山遁水成為中國歷史上一種有著恒常力量的文化行為。自古以來除了上層社會的士大夫,民間百姓亦有養玉佩玉之雅俗。即便在日本、韓國,香山九老雅聚為題的各類藝術作品也甚為常見,可見其影響之深遠,其文化意義遠遠超乎想象。
寶福黃副總經理介紹到:2007年春,寶福珠寶公司于緬甸重金購得三噸翡翠原料,可謂人間瑰寶。此翡翠成扇貝狀,一側留有切面,另側高低起伏,紅皮參差,翠綠隱現。寶福公司邀請業界巨擘蔚長海、宋世義、黃鴻三位大師聯手創意,定稿《香山九老圖》,并由宋世義大師執筆畫稿,幾經雕刻終得佳作。今日,三位作者更是親臨現場,與寶石同時亮相,現場朋友可以近距離目睹三位大師的風范,與大師共賞美玉,其樂也融融。
細細觀之,作品采用散點透視布局法,松柏崢嶸,伊水淙淙,但見左下一老者端坐于矮石之上,執卷誦讀,瑯瑯有聲;另一老者撫琴相伴,神情專注。九老中,獨居易以詩文名天下,逢作詩尤喜讀與人聽,執卷誦讀者應為居易;右下兩叟居青石之上,一正坐誦讀,神態怡然,一蹲坐以青石為桌,專心致志。正中有對弈三老,投著將下,中立觀者,玄機盡破,目光如炬,炯炯只待落子入殼。另二老立,談笑遠觀,嗅尋花香,諦聆鳥鳴,實乃一幅“桃源”勝景!
面對如此瑰寶,我們不得不驚嘆它的絕妙之處。“此寶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觀。”此種形容亦不為過,哇聲一片更是意料之中。
凝望著“香山九老圖”山子,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價值一說終不得解。就此,記者采訪寶福公司薛董事長,薛總如是道來:“香山九老的原料十分珍貴,本身價值就難以衡量,加上大師精湛的雕刻工藝,所突顯的中國人文文化氣息更是令我們高行仰止,無形見有形,民俗顯高貴,所以香山九老的價值實在難以用多少錢去估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