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潮流永遠在改變,相對而言精英男性高級服裝的變化卻沒那么瞬息萬變。100年來,西裝習慣很難在短期內改變,尤其在這個經濟蕭條的時代,襯衫成了全球精英男性最常規的穿著習慣。而這個經典穩重的穿著風格更是重新回到潮流的尖端,優雅和格調是精英男性永遠追尋的焦點。
名流最愛的男裝配飾大牌
1962年,《君子》雜志上一篇文章說:“男裝的時尚有一點好:會過時,但不是非如此不可。它們的變化不是轉瞬即逝的,當然也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逐漸產生,細微得幾乎不被察覺。只有當你回顧歷史你才會發現原來曾有如此變化。”
男士襯衣的雛形是衣襯,起源于軍人穿在盔甲里的軟鎧甲。17世紀中期,最初只能看到一些領口的襯衫開始大面積顯露出來。領子由大而硬挺的摺領變成松軟下垂的摺領。歷經長圍巾和斯坦科圍巾的風潮,1730年左右出現了領帶。到19世紀,襯衫變得更為合身,1850年漿洗襯衫前襟盛行,領結、領帶出現各類專門叫法。今天主流的前扣式襯衫,也即外衣式襯衫要到20世紀20、30年代才被人們廣泛接受,領子的高度、硬度、分開的角度都在慢慢變化,可拆卸獨立衣領消失。而長領帶的“活結”打法則開始全球通行。
早期制作服裝,尤其是宮廷服裝是需要相當技術含量的,一般只有男性能從事這一職業。第一個行會由1152年的一位漢堡商人建立。19世紀60年代,作為尤金女皇的御用裁縫,查理·腓特烈·沃思可謂名噪一時,1871年他成立了巴黎公司,成為巴黎時尚的代名詞,據說美國富豪想購買他的服裝得排隊等兩年,跟如今的頂級名牌比可是毫不遜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巴黎為了保住自己時尚中心的地位不遺余力,而倫敦則成立了時裝設計師聯合會。1956年左右,英國對男士時尚的統治地位受到意大利的威脅,設計師布利奧尼設計了“大陸式”,寬肩、合腰、半尖翻領、斜口袋、側面短開叉的短身單排三扣夾克配無翻邊錐腳褲;薩維爾·羅設計了“倫敦式”,寬翻領、前身略短、下擺側面或中間開叉的長夾克;這些款式影響之大當時無人能出其右。
提起高級男裝定制(Bespoke Tailoring),就不得不提英國的薩維爾街和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這些地方深得各國王室、名流厚愛,造就了吉凡克斯 (Gieves&Hawkes)、布萊奧尼(Brioni)、阿托里尼(Cesare Attolini Napoli)、Kiton等品牌,與其說它們是一流的服裝,不如說它們是頂級的奢侈品和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