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長、總經理王銀喜
世界奢侈品協會發布最近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達8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25%,首次超過美國,成為繼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大國,奢侈品市場呈現出“西方不亮東方亮”的轉變。而廣州友誼日前發布業績報告也顯示,2008年實現營業收入26.2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35%;今年一季度,國際品牌的珠寶、手表和服飾銷售額平均增長15%,中價服飾銷售額卻回落5%~7%,呈現出越貴的商品越好賣態勢。在全球都在為第二輪金融危機是否會對經濟造成更大的沖擊而惴惴不安時,中國的奢侈品市場為何逆市上揚?廣州友誼國際品牌銷售是否也符合這一特征?在廣州友誼即將迎來50周年華誕之際,信息時報記者與廣州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長、總經理王銀喜進行了探討。
廣州每年奢侈品消費額近100億
曾有專家指出,廣州人理智務實的消費特點,限制了奢侈品市場的發展,尤其是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然而,記者在以廣州友誼和麗柏廣場組成的廣州最頂級環市東商圈了解到,今年1~3月,路易威登(LV)、阿瑪尼(Armani)、卡地亞(Catier)這幾款奢侈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王銀喜也對越貴的商品越好賣的現象感到驚異:“今年一季度,國際一線伯爵、蕭邦、江詩丹頓、萬寶龍、勞力士等名表珠寶,以及ARMANI COLLEZIONI、Hugo Boss等名牌服裝銷售額平均增長15%,其中個別大牌增長達到102%,五六種售價高達10多萬甚至幾十萬元的名貴手表增長超過90%。相反,中低價商品銷售額卻回落了。”王銀喜還透露,目前在廣州友誼年消費達40萬元以上的鉆石卡會員,今年以來增長了7%左右。因此,她對今年國際一線品牌保持雙位數增長充滿信心。
為什么奢侈品消費能逆市而動?王銀喜分析,首先頂級珠寶、手表等奢侈品,具有保值增值的功效,尤其在股市、樓市等其它投資渠道疲軟時,更容易成為富人投資消費的首選;其次,女性奢侈品消費異軍突起,成為逆市而動的中堅力量。以往消費奢侈品幾乎是男人特權,現在女士上萬元的包包、服飾很普遍,女性消費奢侈品已占總份額的43%。另外,歐美的奢侈品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明顯,而中國卻仍保持一枝獨秀,許多資源就向中國市場傾斜,一線品牌代理商可以在全球拿到更多最新款式和品種,品類豐富了銷售也上去了。王銀喜指出,目前廣州奢侈品消費群體規模約有20萬人,每年累計奢侈品消費額接近100億,這兩年廣州奢侈品消費保持20%左右的增速,而今年情人節、三八節,甚至清明假期,百貨商場的高檔商品銷售都有2位數增長,表示原有頂尖消費者的生活習慣沒有多大改變。從中國奢侈品消費的人群來看,集中在20~40歲之間,處于年輕化,而且是最為年輕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