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部分銀首飾純度“打折扣” 鑲嵌玉石有水分
日期:2009/04/18 來源:南方日報編輯:
闂備線娼уΛ宀勫磻閹剧粯鐓忛柛鈥崇箰娴滐拷記者昨日從省質監局獲悉,近期該局對省內130家企業生產的珠寶貴金屬產品進行了抽檢,發現我省珠寶貴金屬產品總體情況是好的,合格率為75.54%,剔除標識不合格項目,合格率為95.5%。不過,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就發現部分千足
記者昨日從省質監局獲悉,近期該局對省內130家企業生產的珠寶貴金屬產品進行了抽檢,發現我省珠寶貴金屬產品總體情況是好的,合格率為75.54%,剔除標識不合格項目,合格率為95.5%。不過,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就發現部分千足金鑲嵌漂白注膠處理翡翠、925銀鑲嵌漂白注膠翡翠的情況。
貴金屬無代號難追溯
據了解,在此次抽查中發現,貴金屬印記缺“廠家代號”問題突出。據國家強制性標準GB11887-2002對印記有明確的規定:印記內容應包括廠家代號、純度、材料以及鑲鉆首飾主鉆石(0.10克拉以上)的質量。生產企業如果不標明自己的企業印記,那么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后就無法追溯出生產源頭。
標識不符合情況也較嚴重,不合格率達60%。據專家介紹,有些企業對產品的標識還不夠重視,認為只要產品不假,標識是可有可無的事,就算是有標識,缺一兩項內容也覺得無關緊要。事實上,標識項目中“產品名稱”一項就是判別真假貨的依據,標簽標識上的其它標識項目,也是產品的重要信息及生產或銷售企業的必要信息。
鑲嵌玉石有貓膩
在此次抽查中,檢測人員發現,部分銀首飾“短斤缺兩”,純度不夠。在本次抽檢工作中,一共有18件產品因貴金屬純度不符合標準要求而被判定為產品質量不合格,其中就有10件銀首飾。
據介紹,銀首飾因價格相對便宜,款式多樣,近些年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很多流行首飾均采用銀為主要材料。由于銀首飾的價格比金首飾、鉑首飾、鈀首飾等便宜,消費者往往不太注意銀純度的問題,加之近兩年國際貴金屬價格波動很大,于是,一些企業在銀純度上就“打了折扣”。
此外,一些生產加工企業在生產銷售千足金鑲嵌寶玉石、925銀鑲嵌寶玉石的首飾,但對上面鑲嵌的寶玉石不作明確標識。本次抽檢中,就發現有千足金鑲嵌漂白注膠處理翡翠、925銀鑲嵌漂白注膠翡翠的首飾的情況。
廣州市民陳小姐在廣州某珠寶店花了2000元購買了一個千足金鑲嵌翡翠吊墜,購買時,買家告訴她,翡翠是A貨。半年后,她在一位朋友的勸說下,拿該玉石吊墜去珠寶中心鑒定,卻發現翡翠是經過人工加入物質漂白注膠處理過的,行內叫做“B”貨,價格貴了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