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又適逢假期,因此不少情侶都喜歡在中秋假期舉行婚禮,進而迎來一波婚慶消費的旺季。不論是作為象征心意和幸福的饋禮,或是作為表明愛意的證物,黃金珠寶首飾的銷售在中秋節前已迎來井噴。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雖然金價較之前有所上升,但消費者消費熱情不減,一些諸如龍鳳鐲之類的好意頭珠寶尤為熱銷。不過與去年的“金銀月餅”旺銷的情況不同,今年的“金銀月餅”月餅不僅在個頭和總類上縮水,銷量也大不如前。
“添金戴銀”好意頭
雖然國際金價從低位的1200美元左右攀升至1400美元,但金價的上漲并沒有阻擋消費者的買金熱情。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在不少的珠寶店里,都擠滿了前去選購珠寶的消費者。經過與多位銷售人員和消費者的交談后,記者發現,中國人歷來都喜好意頭之說,廣東人更是如此,“添金戴銀”的傳統直接帶動了珠寶首飾。
記者在某珠寶店邂逅了前去購買珠寶的張小姐,她正跟即將升級為老公的男友一起挑選黃金首飾。“我們準備國慶節辦婚禮,按風俗,婆家需要給媳婦買點金銀首飾,但是家公家婆怕他們挑選的首飾不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就給了一筆錢讓我們自己挑。”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像張小姐這種情況很多見,也有不少人是父母陪同前去選購黃金首飾的。
而一邊的陳阿姨則是外甥女要結婚,也前去挑選一件首飾作為賀禮。她正為送鐲子還是送花鏈而猶豫不決。工作人員勸解她,“給外甥女送結婚禮物,還是大氣一點的龍鳳鐲比較合適,意頭好。一些花鏈看起來很漂亮,挺重的卻不顯分量。龍鳳鐲主要是討個好意頭,又不是天天戴,所以很多鐲子都做得比較薄,看上去很大氣。”
金店爭奪婚慶市場
對于近期金價的波動,有機構稱,經歷了二季度的大幅下跌行情后,黃金價格在今年7月份和8月份累計反彈幅度接近15%。然而,在婚慶的剛性需求下,多數消費者對于近期金價的攀升并不十分敏感。
張小姐告訴記者:“早一點買是會便宜一些,不過我們也是剛拿到父母的撥款。聽說到每到國慶節的時候,金價還會再漲,那現在買入肯定更劃算了,而且現在不少品牌在做優惠活動,也能多少便宜一點的。既然是剛性需求,也不計較那么多了。”陳阿姨也表示,近期才收到消息說外甥女要結婚,禮物是一定要送的,也管不了漲不漲價了。
金銀月餅投資價值受質疑
在中秋節慶的相關消費中,除了黃金首飾,“金銀月餅”在近年來也頗為流行。“金銀月餅”形似月餅,卻實為真金白銀。比一般的月餅價格更貴,意頭好,也更能保值,因此不少人將其作為饋贈親友的高端禮品。
不過,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在今年中央嚴剎送禮風的形勢下,往年備受追捧的“金銀月餅”卻有些遇冷,往年熱推“金銀月餅”的銀行和商家有些低調,銷售人員也并不熱推。
去年記者到訪某柜臺的時候,銷售人員熱推“金銀月餅”,稱其具有收藏價值和保值作用,還有好意頭,用來送禮是最好的選擇了。然而今年,記者再度到訪該柜臺時,銷售人員推薦的是投資金條,當記者問及“金銀月餅”時,該銷售人員卻稱,“金銀月餅”屬于擺件,價格中含有一部分加工費,投資價值來說,并沒有投資金條好。而在不少銀行的服務窗口,往年熱推的“金銀月餅”也不見了蹤影。
此外,即便是推出“金銀月餅”的商家,其個頭也“縮水”了不少,前幾年熱賣的萬元以上一塊或一套的金月餅難覓蹤影,取而代之的都是價值幾千元的禮盒,不少以“銀月餅”居多。不過有媒體報道稱,不少商家將“金銀月餅”變身“百寶盒”來規避檢查風險。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金銀月餅”雖然是限量銷售,且附有收藏證書,但其售價中往往包含了設計、加工甚至是包裝的費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投資價值。而且其還存在一個變現難的問題,金銀月餅的變現渠道有限,并不如投資金條和銀條那樣容易變現,所以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