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則
是淘弱扶強
翁秉嫻LVMH鐘表珠寶中國區總經理
從訪問開始至結束,翁秉嫻給我的感覺都是那么的自信,難怪不論是豪雅還是迪奧,又或者真利時,在她的執掌之下,都是那么的風生水起。她說:“這個社會中競爭必然是淘弱扶強。”
作為鐘表行業全球四大品牌,豪雅在2009年1月-2月,中國境內增長保持在18%左右,作為價位在1000-5000歐元的品牌來講,金融危機的沖擊是不大的。翁秉嫻反復對我強調務實的態度適用于任何一個年代,就好像40年前誕生的豪雅MONACO手表,方形放到今天仍然流行,這就說明強者在任何時期都不會被淘汰。
好產品
帶動好市場
Walter von Kanel浪琴表全球總裁
浪琴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可以表現在各個方面:銷售成績、代言人、各項公眾活動……說浪琴是目前中國第一手表品牌并不夸張。
這是第二次專訪霍凱諾先生,與去年一樣他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十足。說起今年加強推出的包括嘉嵐、軍旗、名匠等幾大系列產品,雖然不是全新產品但卻是在市場中最被認可的產品,“這樣的好產品你會停止它的生產嗎?”他這樣問我。的確,如果一個產品它擁有非常良好的市場反應度,那終止它的生命是多么愚蠢的事情。對于浪琴的一年兩次提價,霍凱諾則說,提價并非品牌本身愿意,但是隨著原材料的稀缺與漲價,手表品牌不得不隨之提價。
中國力量
如此強大
Adrian Bosshard雪鐵納全球總裁
雪鐵納知道中國市場力量的強大,并非來自中國經濟騰飛的近幾年。1967年,雪鐵納已經進入中國,從1961年至1978年,在人均月工資只有37元的當時,每只售價在200元的雪鐵納手表在中國有5萬只的年銷售量。
“只是1978年雪鐵納退出了中國市場。”Adrian這樣對我說。防水、抗震、耐用是雪鐵納的三大賣點,95%以上都是100米防水。2007年,雪鐵納重新進入中國,“很高興中國的消費者可以重新關注雪鐵納。”短短兩年時間,雪鐵納在中國32個城市擁有150家專賣店,“中國的市場消費力巨大,在瑞士表的全球出口排行中,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分列第一和第七位,隨著雪鐵納在中國的知名度提高,中國旅游者在海外購買雪鐵納的幾率也在提高,還要感謝充滿活力的中國團隊,他們與中國的銷售狀況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力量的強大。”